. 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为了不误农时,第一时间帮助农户解决一线生产遇到的难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手拉手”主动联系对接,及时了解疫情期间农业一线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向对接基地提供对路的品种技术,为基地生产提供科技支撑保障。
. 市农科院作物所科技人员韩晴“手拉手”对接的是上海农康蔬菜专业合作社。此前,作物所课题组育成的鲜食玉米新品种“沪紫黑糯1号”改善了该合作社原有种植模式,新品种产品供不应求。合作社原计划2020年2月份继续引进该课题组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不料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合作社的种植计划。物流受到疫情影响,种子不能及时到达基地,将错过早春大棚最佳播种期,影响鲜食玉米上市,合作社播种计划一度陷入困境。韩晴了解到合作社的困难后,第一时间下仓库,从上千份材料中找到存种,并亲自将玉米种子送到合作社,并指导合作社早春大棚播种。
. 市农科院林果所科技人员杨柳燕为对接的恒品西红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献计献策,提出田间管理中期西红花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科学施肥,并针对疫情期间田间劳作工人量减少、劳动力有限等现状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比如,建议合作社追肥时,将原用的颗粒肥改为可溶性肥,借助施肥机进行半自动化施用,提高肥料浓度的精准度,并减少劳动力消耗;督促合作社对农户进行跟踪指导,确保田间管理按计划进行,保证种球健康生长;以及加强联系沟通,出现问题及时以“文字配照片”的形式反馈,以便尽快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等。
. 市农科院园艺所科技人员姚雪琴积极对接基地上海享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全力提供栽培技术支持,做好耐寒西兰花“沪绿六号”和特色宝塔花菜“绿宝石”的田间栽培管理,提高花球的产量和品质,为疫情期间花菜类蔬菜的供应提供支撑。
. 市农科院生态所害虫防治组的滕海媛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了解到,在她对接的上海一亩田果蔬专业合作社,瓜类、鸡毛菜等发生霜霉病,她向合作社提供了首选的关键抗病品种,并强调减低湿度,不能让叶片上有水,并建议苗期用木霉菌,降低了病害发生,为生产出优质安全蔬菜紧急供应市场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 同样,为了解决疫情当下无法集中培训的难题,与上海鸽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手拉手”的市农科院林果所的王晓庆,特别制作了“疫情当下梨树管理技术要点”在线技术链接,近日与对接基地进行分享,目前已在线培训34人次,为该基地梨树健康生长提供技术支持。
. 通讯员 易建平 记者 施勰赟
原发日期:2020-03-10 11:00 来源: 东方城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