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 为了更好的抓好蔬菜春播生产,增强地产蔬菜病虫害防治,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作了“2020年春季小菜蛾、菜青虫的发生趋势与防治预报”近期将不定期进行更新,我们也将在协会公众平台连载,现转发给大家,供参考。
. 1、虫情发生预报
. 1.1 小菜蛾:中等发生概率65%,中等偏重发生概率35%;
. 1.2 菜青虫:中等发生概率70%,中等偏重发生概率30%。
. 2、预报依据
. 2.1小菜蛾
. 2.1.1成虫诱测
. 各区诱蛾系统调查,今年始见期全市最早为2月25日(嘉定性诱),比2019年始见早11天(闵行性诱)。
. 2.1.1.1灯诱成虫:截止到5月7日,全市10个测报点平均诱测成虫174.3头,比2019年(65.4头)增加了1.67倍,比近五年同期(126.5头)多27.4%,其中,奉贤北港测报点灯诱成虫量最高,为688头,比去年同期(246头)多1.8倍。综合全市测报点数据,峰期集中在4月30日~5月7日,占总蛾峰量的48.7%。
图1 上海市近几年小菜蛾灯诱诱虫量对比图
. 2.1.1.2性诱成虫:全市平均单钵性诱虫数230头,高于去年平均(170.8头)34.7%,比近五年同期平均(259.7头)少11.4%。其中,星辉累计性诱蛾量最高,为1053.3头,比去年(907.3头)高16.1%。性诱峰期集中在和4月25日~4月31日,蛾峰量为108头,占总蛾峰量51.4%。
图2 上海市近几年小菜蛾性诱数量对比图
. 2.1.2幼虫调查
. 田间虫情调查显示,当前全市有虫株率2%~35%。平均单株虫口0.3头,今年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均比去年偏高。
. 2.2菜青虫
. 2.2.1卵量调查
. 根据全市系统调查数据,今年本市菜青虫卵粒的始见期为4月7日(金山),比2019年晚6天。
. 截止5月7日,今年全市菜青虫平均诱卵量107.8粒,比2019年同期平均诱卵量(66.2粒)多62.8%,比近五年同期(84.6粒)多27.4%。
图3 上海市近几年菜青虫诱卵量对比图
. 2.2.2幼虫调查
. 据各区测报点田间虫情系统调查,今年全市在甘蓝上有虫株率5%~60%,其中崇明个别田块高达60%;幼虫平均单株虫口0.18~2.2头。金山区在甘蓝上有虫株率7.5%~52%;幼虫平均单株虫口0.35头。浦东在青菜上个别地块有虫株率为31%;幼虫平均单株虫口1.5头.
. 3发生趋势分析
. 今年早春平均气温比常年高2~4℃,日照时长比常年多2成,因此小菜蛾和菜青虫田间基数较往年同期偏多,4月温度回升较快,气温较往年偏高1℃~2℃,降雨量较常年偏少5~8成,日照时长比常年多2~5成,虽然4月初到中旬有两次10℃降温并有大风强对流天气,但气象条件仍利于三代小菜蛾和二代菜青虫的发生。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江南地区降雨天气偏多,平均气温与常年相近。根据虫情系统调查预测,预计在5月上旬后开始进入三代小菜蛾和二代菜青虫发生高峰期,请各区加强虫情发生动态监测,因地制宜指导好基层的防治工作。
. 4防治意见
. 4.1防治适期
. 按照小菜蛾、菜青虫的虫态历期推算,建议第一次防治适期为5月16日~18日;第二次防治适期为5月23日~25日;第三次为6月初。后期再根据虫口残存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防治。
. 4.2防治用药
. 蔬菜推荐农药中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农药品种较多,防治中可自行选择。按照近期温度状况,生物农药可选用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化学农药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茚虫威、甲维盐等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