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蔬菜办工作总体思路:围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要求,以调结构、补短板、保生态、增效益为目标,着力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装备提升、政策聚焦等,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一)围绕转变蔬菜经营方式,着力在推动规模化、专业化上下功夫,走集约农业道路。
· 1、划建蔬菜生产保护区,优化产业布局
· 按照蔬菜生产保护区划定的总体目标,在划定过程中注重数量划足,质量划优,划零为整,相对集中连片,充分体现蔬菜生产规模经营效应。制订蔬菜生产保护区建设与管控意见,出台管控措施,蔬菜生产保护区一旦划定,纳入大机系统严格管理,聚焦政策,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引导蔬菜生产保护区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 2、积极搭建蔬菜产销平台,创新经营模式
· 鼓励与百联、家乐福等商贸企业采用农超对接方式实现各种产销对接,尤其是鼓励大型的蔬菜生产基地要向产加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搭建电子商务等各类蔬菜营销平台,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引导盒马鲜生、食行生鲜等各种营销企业与生产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创新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
· 3、引入社会资本和人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 结合田园综合体和蔬菜产业经济园建设,引入优良社会资本和人才,延长蔬菜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提升蔬菜产业的经营水平。按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担当”的新型职业菜农的要求,结合农民培训项目,加大对专业菜农的农业技术、经营管理、产品营销、职业素养等方面培训培养力度,解决“谁来种菜,谁会种菜”的问题。
· (二)围绕转变蔬菜生产方式,着力在推动机械化、工厂化上下功夫,走装备农业道路。
· 一是突出绿叶菜生产,加快蔬菜机械化示范点建设。继续开展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建立新型大棚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农机选型配套、试验及作业模式,重点开展绿叶蔬菜采收机械的研制和推广;依托17个蔬菜机械化示范点建设,开展以转移为核心的青菜、生菜、芹菜等叶菜机械化作业模式的试验与示范。
· 二是围绕打造示范引领上海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蔬菜产业园,开展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建立1-2个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的蔬菜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形成生产高效、绿色安全、品牌效应显著的现代蔬菜产业园。产业园内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基地及蔬菜产品通过绿色认证。
· 三是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设施绿叶菜智能化精准作业与监控模式,开展绿叶蔬菜植物工厂配套技术研究和应用,建设一个面积2公顷的高水平智慧蔬菜工厂,形成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实现绿叶蔬菜产销全程智能化。
· (三)围绕转变蔬菜资源利用方式,着力在推动循环型、生态化上下功夫,走绿色农业道路。
· 从原来的高投入、保产量转向高效益、保生态。坚持蔬菜绿色发展理念,实施蔬菜生产保护区绿色生产能力提升专项,在全市110个蔬菜基地2万亩实施菜田大力推行以杀虫灯、防虫网、性诱剂、色板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建立健全土壤改良保育制度,做到种地与养地相结合,加强土壤夏季高温闷棚、有机质提升、轮作茬口安排、平衡推荐施肥、障碍土壤修复等土壤质量保育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保护蔬菜土壤生态环境,提高菜地可持续生产能力。同时,重点建设50个蔬菜绿色生产示范基地,提高蔬菜绿色产品认证的比例。加强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启动8个蔬菜园艺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点建设,确保蔬菜生产循环利用与改善生态环境。
· (四)围绕转变蔬菜管理方式,着力在推动科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走精准施策道路。
· 改变低效的传统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一是扩大蔬菜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2018年,力争覆盖全市300家蔬菜园艺场或蔬菜基地,将设施菜田、蔬菜标准园、绿叶菜核心基地等全部建立信息档案,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二是强化责任制考核,使考核办法更具可操作性。将蔬菜生产面积、绿色发展要求等一并纳入“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的延伸考核内容。三是完善扶持政策,突出整合性。对现有蔬菜扶持政策进一步梳理、调整、完善,更加体现绿色生态导向,推动蔬菜产业体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