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是如何努力做大做强稻米产业的?

139

 ■“贤城美谷”稻米联盟第一生产基地,联合收割机正在紧张作业,收割国庆新稻谷。

■市农科院副院长谭琦(右)与奉贤区委农办、区农委主任陈建平(左)共同为“贤城美谷”奉贤区稻米品牌联盟揭牌。

   9月28日,由奉贤区12个具有一定规模和销售能力的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创建的“贤城美谷”奉贤区稻米品牌联盟,正式揭牌。

   今后,这12家合作社将通过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方式,发挥产销联盟优势,抱团对接打市场,为打响奉贤本地大米品牌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贤城美谷”品牌的推出,旨在形成品牌集聚效应,进一步规范大米种植销售环节,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推奉贤稻米产业做大做强。

   【实践】

   创建稻米品牌联盟,构建稻米产业链

.     蓝天白云,秋高气爽。

.     在奉贤区庄行镇杨溇村的上海谷满香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两台联合收割机正在稻田里来回作业,一只只白鹭在不远处自由地飞翔。新收获的稻谷,散发出一阵阵特有的清香。

   看着田里金灿灿、沉甸甸的谷穗,理事长陈嶔琦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谷满香合作社的绿色生态稻示范基地,是“贤城美谷”稻米品牌联盟第一生产基地。

   9月28日下午,奉贤区国庆稻米品尝暨“贤城美谷”品牌推介会举行。由上海谷满香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上海奉联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上海贤佑农业专业合作社、上海群超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等12个具有一定规模和销售能力的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创建的“贤城美谷”奉贤区稻米品牌联盟,正式揭牌。

   会上,陈登峰作为上海贤城美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执行理事之一,代表“贤城美谷”稻米联盟介绍了“贤城美谷”品牌的建设情况。“贤城美谷”是由上海贤城美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打造的绿色、生态、优质的大米品牌,合作社旗下有12个绿色生产基地,种植面积2.5万多亩,其中早熟品种1200多亩,优质中晚熟品种3000多亩,主要种有“沪早香软1号”“青角22号”“松早香1号”“南粳46”等多个优质品种。

.     9月1号,“贤城美谷”第一镰水稻收割。经股东讨论,“贤城美谷”除收购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的几个优质品种稻米外,还收购股东、会员和周边农户种植的早熟和中晚熟品种稻米,收购价高于传统稻米早熟品种40%,中、晚熟品种20%。

   在销售方面,“贤城美谷”通过与各大电商网络平台接洽,签订购销协议,并在全区实体店、商超进行全面铺货。

   “贤城美谷”奉贤稻米品牌联盟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解决合作社面临的资金和销售难题,还实现社企联手、优势互补,形成农民主体、自主经营、利益共享的新型发展模式。未来,它将努力发展成为以品种育良、有机化种植、高标准加工生产、互联网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合作联盟。

   陈登峰说:“‘贤城美谷’这个品牌就像我们的家人和亲人,我们会用心呵护,用优良的标准、优质的产品助其成长,打造区域性优势品牌,形成稻米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富裕周边农户。”

.     【努力】

.     促进粮食生产

   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     奉贤区是市郊传统的农业大区。

.     近几年来,奉贤区水稻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13万亩以上,粮食生产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质量效益为目标,倡导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环境友好的理念,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全区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稻米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吃饱”向“吃好”转变。奉贤区农委敏锐地意识到,水稻生产也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传统的追求高产逐步向绿色、安全、优质转变。

.     举措之一,是引进优质新品种,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期以来,为适应水稻种植需求和缓解水稻生产季节性矛盾,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注重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工作。中心主任钱非凡介绍说,他们已在近3年间共引进新品种21个,开展相关肥料农药栽培技术试验75个,示范面积7000多亩。该区早中熟品种种植面积5年增加了30倍,其中尤其早熟的国庆稻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27亩到目前的3000多亩,5年增加了110倍。

.     举措之二,是推广科学技术,减少水稻生产面源污染。2013年,奉贤区农技中心在市郊率先开展水稻专业化植保统防统治,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防治效果,还使水稻全程用药比面上减少1-2次,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稻米品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贤城美谷”在奉贤区农技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全程指导下,集成推广粮食作物绿色茬口模式、良种良法配套、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氮磷钾养分平衡施用、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五大”关键技术,注重粮田生态环境、耕地质量保护、全程机械化作业和优质稻米产业化生产四大重点,为促进奉贤区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和借鉴。

   以谷满香基地为例,其种植的2650亩水稻,全程采用绿色防控措施,其中,无农药生态种养水稻53.2亩。陈嶔琦介绍说,他们在上海市农科院与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精心指导下,采取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培养赤眼蜂天敌、使用性诱剂捕虫、香根草植物除虫、养殖青蛙捕虫等物理措施,对生态种养区水稻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做到不施任何农药,达到“0”农药生产标准。

.     举措之三,是倡导绿色生产、推动奉贤大米品牌建设。2016年以来,围绕绿色生态大米生产,奉贤全区已建立“稻-鱼”、“稻-虾”、“稻-鳖”等生态种养示范基地20个,面积约1000亩。2017年以来,为全面响应中央和本市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奉贤区农委鼓励水稻种植户从“卖谷”向“卖米”转变。区农技中心积极履行农业技术部门示范引领的职能作用,全力引导农民种植早中熟优质水稻,并牵头联合区内12家合作社成立上海贤城美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全面向丰产丰收和优质优价迈进。此次正式成立“贤城美谷”奉贤稻米品牌联盟,便是落实该措施的具体行动。

   “‘贤城美谷’稻米,将在绿色标准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无农药生产,提升优质有机肥的使用比例,扩大稻田生态种养面积。我们追求不断接近稻米有机生产的模式。”陈登峰说,“一颗种子,从催芽、播种到生长、采收,最后加工包装,上市进入大家的餐桌,全程有记录,可追溯,看得见,摸得着,请大家放心。好吃的大米在奉贤,在‘贤城美谷’。欢迎大家来奉贤走一走,尝一尝奉贤优质大米的味道。”

   【愿景】

.     更好提升奉贤稻米

   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力

.     水稻的增产增效,事关广大种植户的种粮积极性和地区的粮食生产安全。

.     近几年,奉贤区的水稻生产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规模化种植逐步加大,土地集中流转率81.8%,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种植面积占76.8%;二是水稻种植茬口不断优化丰富,小麦从8万亩降至今年的0.92万亩,绿肥面积大幅增加至今年的7.98万亩,水稻早中熟品种今年增加到1.67万亩,生态种养示范取得突破;三是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机插秧、机穴播11.8万亩,占比达77%,机械化收割接近100%,专业化植保统防统治5.5万亩,在市郊居于前列,280台稻谷烘干设备将烘干能力扩大到每日3580吨,提升了生产能力。

   未来,奉贤区将如何更好地做大做强稻米产业?奉贤区委常委、副区长顾耀明表示,他们要在以下三方面继续作出努力:一是以最优的政策、规划和技术来提高该区粮食生产水平。要积极依靠市农委的行政支持和规划引领,依靠市农科院、市农技中心的强大技术支撑,科学制定最优惠的扶持政策,以鼓励种粮积极性,保障种粮稳赚不赔。要围绕奉贤“三区”划定做好粮食功能区沟渠路区的配套,打造高水平设施良田,通过规划尽量实现农田连片成网,打造规模生产基地,形成现代都市农业新格局。二是以最好的品牌、品种和品质来提高该区稻米竞争力。要积极贯彻市委提出的打造“四大品牌”的要求,敢于对标 “五常大米”等全国著名品牌和市郊崇明、松江大米地方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合起来,优势互补,各司其职,积极培育“贤城美谷”等区域性稻米品牌,通过种植不同时期、不同口味、不同特色优质品种来丰富稻米品牌内涵,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全程可追溯来保证品牌品质,通过生态种植和绿色有机认证来提升品牌形象,满足广大市民和中高端客户需求,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以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三是以最广的平台和渠道来提高该区稻米附加值。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要充分利用13万余亩绿色稻田这一巨大生态湿地资源和奉贤美丽乡村建设成就等,积极挖掘农耕文化,发展农业休闲旅游,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金秋稻米文化和品尝节等活动,加大商超对接力度,拓宽网络营销渠道,进一步推动奉贤稻米产业由“卖稻谷、卖大米”向“卖品牌、卖文化、卖情怀”转变,不断扩大奉贤稻米产业的影响力、提升附加值。

.     记者 张红英

原发日期:2018-10-09 13:57      来源: 东方城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