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江之变|上海这个村造了一片“花海”,村民的收入高了

102

.     待泾村再也不是原来的贫困村了。

.     十多年前,这个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的偏远乡村,不仅环境差,交通不便利,而且由于地势低洼,田里的庄稼也难有好收成。

.     一个纯农业村如何乡村振兴,这一度成了村里人的“心病”。经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如今的待泾村已然大不同,乡野田间都发生了“蝶变”,村民们也都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     待泾村在朱泾镇区以西,村域面积6.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35个村民小组,1276户,4000余人。

.     走进待泾村,一条古巷、一塘清水、粉墙黛瓦,远处的田埂上还有白鹭在栖息。每户人家的家门口都有一个小菜园,村里绿树连荫,花草茂盛。

.     虽然村里老人不少,但大家都“不得闲”。

.     村民徐连生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他每天都喜欢去“花开海上”待着,种树、种花、施肥、拔草,忙得不亦乐乎,“那里空气好,还可以和老伙计们一起干活聊天,开心啊”。

.     徐连生口中的“花开海上”是待泾村的生态园。

.     “花开海上”生态园全景图。本文图片均为 “花开海上”生态园供图

.     这个生态园创建于2015年,占地600亩,园内景色随四季变化而不同,可以说做到了季季有花可赏,如梅园、樱花园、秋景园,园内的河道里还布满了睡莲,景观走廊两旁种植了各色花海。2016年10月,“花开海上”生态园正式开园,两年多以来,这个偏远乡村里的生态园,已累计接待游客60万人次。

.     “花开海上”不仅好看,待泾村的村民还从中尝到了甜头。

.     根据约定,因为生态园共享了村里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生态园每年门票收入的10%返还给待泾村,作为分红收益。生态园西侧有一个45亩林下停车场,高峰时期可停2000辆车,这部分工作由村里负责运营管理,收入也全归村集体所有。

.     说到收入,徐连生满脸笑容,“我在生态园打工,每月收入在2500元左右。另外,我每月还有养老金,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

.     目前,像徐连生这样的村民,待泾村常年有120位在生态园打工,遇高峰时可达到180人左右。生态园招工,始终优先面向待泾村村民,有力缓解了当地的就业问题。

.     “花开海上”生态园内的花。生态园供图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区、镇财政对农民的补贴和奖励也不断提高。待泾村党总支书记姚民军透露,2017年全村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0多元,2018年已经提高到28000元左右,预计2019年这个收入可以突破3万元。

.     “接下去还有3800亩的改造计划,随着民宿项目的建成,一些农民还有每年5-6万元的租金收入。”姚民军说,短期收益还不够,“花开海上”区域有规划102亩集体建设用地,下一步打算在精品酒店的建设中,探索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开发,加快打造集休闲、文创、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农村集体经济获得长效增收。

.     “花开海上”生态园内的花。生态园供图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区、镇财政对农民的补贴和奖励也不断提高。待泾村党总支书记姚民军透露,2017年全村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0多元,2018年已经提高到28000元左右,预计2019年这个收入可以突破3万元。

.     “接下去还有3800亩的改造计划,随着民宿项目的建成,一些农民还有每年5-6万元的租金收入。”姚民军说,短期收益还不够,“花开海上”区域有规划102亩集体建设用地,下一步打算在精品酒店的建设中,探索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开发,加快打造集休闲、文创、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农村集体经济获得长效增收。

原发日期:2019-07-17 10:56      来源: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