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沪上农展会又开始扎堆。但一些经常逛展的市民却表示,去农展会,本是冲着“名特优”农产品去的,却一次次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如今再也不想去农展会购物了。此话虽有偏颇,却道出沪上农展会存在的弊病。
这也是办展人所担心的。近期几场大型农展会举办之前,主办方反复对外宣称“这是政府部门主办的展会”。言下之意,相比那些市场化的展会,姓“公”的农展会更让人放心。
果真如此?不可否认,个别市场化展会给人们留下了负面印象。少数展览公司主办的农展会,会有一些长期跟随的“展虫”企业,他们展销的所谓“名特优”,并不是来自原产地,而是直接在批发市场大量采购而来,不少是假冒伪劣产品,但一般人很难看出来。借助展会的声势和人气,“展虫”销售业绩喜人,市民则频频上当受骗。久而久之,农展会的品牌也就被砸了。
但个别市场化展会出现问题,并不能说明姓“公”的展会就会更好。一些地方政府前来举办的展会,强调其公益性,明确不追求经济效益,企业也不必掏展位费,而是希望打出地方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但这种展会有时就成了“作秀”,企业积极性不高,来摆个摊、亮个相,没带多少货品。几天过去,展会“圆满”落幕,也就没了下文。
笔者以为,农展会不该成为政绩工程,也不能只图几天热闹。农展会的积极效应,是要解决各地农产品“卖难”问题,也可以更好地服务市民“菜篮子”“果盘子”。即便在电商蓬勃发展的大环境里,农展会也可以发挥出体验式消费的特点和优势。
行业人士对市场化办展有更高的期许,因为其更符合市场规律,更能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展会办得也更专业。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农展会变成假冒伪劣“专场”?
重要的是,市场化办展,并不意味着政府部门就可以放手不管。除了抬高参展企业准入门槛,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持续监管,如展馆现场巡查等。这样一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大展馆里,“展虫”和假冒伪劣产品还能遁形吗?我们期待,沪上一些农展会能够真正成为高品质的体验式展会,线上线下结合,丰富市民生活。
来源:解放日报 黄勇娣 产生日期: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