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魏仕伟博士及其团队,在新品筛选和示范鉴定时,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和产量提升。“我们在保证现有品种类型不影响销路的前提下,特意选择了一些产量较高的品种进行筛选、示范和推广。”魏仕伟介绍,“像‘沪芊’‘浩农一号’‘缤纷七号’等品种,在产量和适应性上都有出色表现。”
. 在与春昌合作社的合作中,科研团队不仅提供了稳定的种源,还在栽培技术上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从基质配比、水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我们都进行了深入指导。”魏仕伟表示,“比如在移栽环节,对种苗质量要求很高,我们通过培育根系发达的品种,结合栽培技术的改进,实现了壮根的目的,使机械化移栽更加顺利。”
. 在品种选育上,春昌合作社与科研团队进行了大量尝试和筛选。“我们在选择新品种时,既要考虑外观和口感不能与传统品种差异太大,又要在产量和适应性上有所突破。”赵世豪说,“比如‘缤纷七号’这个品种,偶然发现其生长周期比常规品种缩短一周,产量高出10%以上,且外形和颜色与常规品种相近,口感也更好,今年秋冬季我们就准备大面积种植。”
. 春昌合作社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合作,不仅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也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紧密协作,双方在生菜种源培育、栽培技术提升和机械化种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生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文章来源:上海三农 原发日期:2025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