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模式

235

各会员及相关单位:

.     为做好2020年度本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制订了《上海市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方案》。根据该方案内容,本协会从中提取整理了“水稻秸秆制作食用菌基料技术模式”的三种技术方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     2.1 技术路线:

.     稻秸秆预湿、与鸡粪等原材料混合→一次发酵→两次发酵→播种及发菌管理(三次发酵)→覆土→出菇管理→采收与储运

.     2.2技术要点:

水稻秸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模式

.     (1)水稻秸秆预湿:水稻秸秆长度宜在15-30厘米,含水量在45-50%,然后堆积升温,一般过了12-20小时,当堆的中心温度会升至60℃左右时,翻堆和加水,稻草会大量吸水,这样通过2天时间,就可以将稻草均匀预湿好。

.     (2)混合:先将菜籽饼、石膏、发酵好的木屑等辅料与鸡粪充分混合,然后与稻草混合。

.     (3)一次发酵:一次发酵翻堆间隔天数3、3、3、2,根据培养料温度(外界气温条件)可以适当调整翻堆节奏。双孢蘑菇培养料工厂要根据隧道的条件和原材料情况来制定适宜一次发酵参数。

.     (4)二次发酵: 一次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送入二次发酵隧道。二次发酵需进行六个步骤:平稳期—升温期—巴斯消毒—降温—维持温度—降温。

.     (5)播种及发菌管理: 上料时,调整上料机,匀速上料,料面厚度一致,密度均匀,每平方米上料90~110kg。添加菌种的用量应该是每吨二次发酵料中添加7—8L菌种。在培养料湿度合适的情况下,上料播种、压平、盖塑料薄膜须一次性完成。如采用三次发酵技术, 将二次发酵制备的选择性培养料混合双孢蘑菇菌种后送入封闭式低压隧道中,通过自动控制空气温度、培养料温度、氧气浓度、风速等参数进行菌丝体的繁殖(发酵)。

.     发菌期通过加热、冷却、循环和通风方法使培养料达到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培养料发菌的最适宜温度是24-26℃,最适宜的湿度不低于95%,二氧化碳浓度不低于3000ppm。

.     (6)覆土及出菇管理:当菌丝完全长满培养料中及培养料表面时,进行覆土。覆土厚度根据培养料层厚度来确定,一般为3-5cm。覆土后平整菇床表面。

.     双孢蘑菇从播种到采收,一般需要35d~40d,一般可收5批菇,第一、二、三潮菇比较集中,两潮之间隔7d左右,第五、六潮菇,出菇不集中,产量减少,间隔时间长,菇农可根据生产情况确定保留与否。出菇管理中需控制好菇房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     (7)采收:菌盖直径达2.0-5.0 cm,菇柄长度不大于1.5 cm,内菌膜紧包未破。采菇时,先向下稍压,再轻轻旋转采下,避免带动周围的小菇和过多的覆土。

.     (8)病虫害防治:在菇房(棚)的进风口、出风口安装初效过滤装置;用黄板诱杀菌蝇、菌蚊;紫外杀虫灯诱杀蛾类和双翅目害虫等。

.     (9)包装与储运:双孢蘑菇鲜菇销售要求分级包装,包装过程须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的要求。储存温度在5~10℃,不超过3d。运输过程中应防挤压、防雨、防曝晒,超过3h的长途运输或日均温20℃以上时应用冷藏车。

.     (10)菌渣再利用:可以直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或收集用于制作有机肥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