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科院为现代农业发展建立智库、贡献成果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56

.     不久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官方网站出现了一张非洲农民种植水稻的照片。仔细阅读发现,这张照片主角其实是来自中国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市农科院”)的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73”。因为“旱优73”在肯尼亚、乌干达、加纳等地试验种植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保障当地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点赞。

.     节水抗旱稻为市农科院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原创科技成果,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成功选育的节水抗旱稻。科研人员帮助农民像种麦子那样种水稻,打开了节水型农业发展的新空间。要知道,在“走向非洲”之前,“旱优”系列节水抗旱稻已在中国很多地区得到应用。

.     这只是市农科院成立60周年来,“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的一个缩影。

.     上海是典型的“大都市,小农业”,农业产业规模有限。但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步伐,赋予上海农业科技新使命、新要求。因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说,农业科技创新在服务好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更要主动服务市民高品质美好生活新需求,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创新力量、科技资源,赋能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级来突破上海“小农业”的空间限制,将上海的农业创新成果推向全国、迈向全球,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带动作用。

.     因此,市农科院紧紧围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目标,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建立智库,贡献成果。

.     从0到1,打造创新策源新高地

.     农业科技到底怎样服务农业?除了“世界第一个”节水抗旱稻,市农科院用更多的“行业首创”“全国第一”给出答案。

.     举个例子,各种菌菇是上海市民餐桌上的常见食材,看中的是菌菇的高营养价值。很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菌菇虽然营养价值高,但人工栽培并不容易,所以有“山珍”的美名。为此,上海市农科院自建院以来,瞄准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在食用菌育种、栽培、深加工和产品开发等方面,不断实现“零的突破”,开创了多方面的“上海模式”——

.     在国内外首次实现银耳、灵芝和猴头菇等食(药)用菌的人工驯化和人工栽培,为我国野生食用菌的人工驯化建立了可复制的技术模式;

.     研发出的双孢蘑菇、香菇等食用菌纯菌种制作技术,奠定了我国食用菌纯菌种生产的理论基础,并建立起成熟的纯菌种生产技术体系;

.     发明了木屑代替原木栽培香菇的代料生产技术,为我国成为全球香菇生产中心奠定基石,也为我国成为木腐菌生产大国奠定了技术基础;

.     首创香菇“设施制棒生态出菇”模式,引领我国香菇栽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自市农科院建院以来,类似的科技成果还有很多,目的只有一个——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痛点”,实现品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

.     例如,市农科院作物所在油菜显性、隐性核不育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培育形成了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高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品种“沪油杂1号”。如今,共有8个“沪油”系列双低油菜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是农业部的主推品种,占上海栽培油菜品种的95%以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

.     林果所育成的“锦绣”“锦香”等“锦”字系列鲜食黄桃品种,填补了我国黄桃品种不适合南方地区生长的空缺,让南方地区的消费者也能吃到本地产的黄桃。

.     园艺所在全国率先探索实现了鸡毛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方式,并与农机装备单位协作研发了采用纯电动动力的绿叶菜收割机,打造了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新名片。

.     畜牧所育成了国内第一个黄羽肉用鸡种“新浦东鸡”,也育成了上海外贸出口拳头商品“上海白猪”,还成功获得了健康体细胞克隆猪,将农业科学技术赋能生物医药产业。

.     如此种种,显示出农业科研成果所具备的创新策源能力。源自市农科院的一项项科研成果不仅推动大量农产品实现“从0到1”的人工种养、科学种养,而且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不断拓展农业科技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据统计,建院以来,市农科院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9项,部、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2项;获得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通过审(认)定品种1360余件,其中通过国家审(认)定品种102个。

.     技术攻关,助力乡村振兴

.     “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句话一直鼓励着市农科院的所有科研人员。对他们来说,研究农业技术,不是为了取得实验室里亮丽的成绩单,而是要把相关技术踏踏实实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性、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提供有力支撑。

.     “三天不见绿,两眼冒火星”,这句话道出了上海消费者对绿叶菜的喜好。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地区对青菜的需求量巨大,可绿叶菜不耐储运,主要依靠上海本地生产与供应。所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足量、优质、安全的绿叶菜产品,是上海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虽然绿叶菜的附加值不算高,可这并不能降低市农科院科研人员的探索热情,因为“市场需要的,就是科研要做的”。

.     以绿叶菜中最常见的青菜为例。青菜偏爱冷凉的栽培气候,18至22℃最为适合。可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高湿,暴雨台风多发,病虫害严重;冬春季低温弱光,易使青菜生长缓慢、产量减少。对此,市农科院园艺所确定了“培育优质、抗逆、抗病且适合周年生产的青菜品种”的目标,将传统育种方式与现代生物技术辅助选择育种相结合。

.     经多年选育,园艺所推出了适宜周年生产的优质抗逆、抗病耐热品种“新夏青3号”“新夏青5号”、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耐热品种“新夏青6号”、具有耐寒高品质的“海青”“海青2号”、耐抽薹的“艳春”“艳绿”等系列品种。这些自主培育的青菜新品种配套绿色安全高效的栽培技术已在上海落地生根,并走向全国,近五年来累计推广应用超过80多万亩次。

.     “农业创新链要围绕产业链展开。一边要服务农民,帮助农民用更好的技术种出、养出更好的农产品;另一边要服务市民,让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满足消费升级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品质生活的新需求。”蔡友铭说。

.     所以,市农科院自2018年起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确定了“突破一批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关键瓶颈技术”“创建一批都市特色新兴学科方向”“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基地”“助力培育一批乡村振兴实施主体”“构建一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等“五个一批”重点任务。截至目前,市农科院建立了92个科技引领示范基地、27个科技引领示范村(镇)、57个专家工作站,新增结对服务逾12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与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崇明区新村乡等共建产业研究院。

.     经过多年努力,来自市农科院的新品种、新技术已经成为上海市郊特色主导产业的重要支撑,不断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     以水稻生产为例,对上海及上海所在长三角地区而言,需要既适合当地种植、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稻种,帮助农业生产主体打响品牌,做大做强大米产业。

.     对此,市农科院作物所从优质米入手,陆续推出了“花优14”“沪香粳106”“沪早香软1号”“沪软1212”“申优26”等品种,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     其中,以“花优14”、“申优26”为代表的强优势杂交粳稻组合已占上海郊区种植杂交粳稻面积70%以上,其中“花优14”累计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粳稻组合。“沪早香软1号”作为国庆稻米新品种,能比北方新大米提前两周左右上市,满足上海市民在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中品尝好食味新大米的需求。“沪软1212”是第一届我国优质粳稻食味品鉴金奖品种,成为上海郊区大米品牌建设的重要选择。还有外观晶亮透明媲美日本“越光米”的“申优26”,不仅好看,而且好吃。根据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其制品检测中心检测,“申优26”的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出色的品质使其成为新一代杂交粳稻主推品种。

.     随着多姿多彩、韵味独特的特色村镇渐成上海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市农科院也在为美丽田园提供技术支撑。信息所从农业产业功能耦合提升、农业资源环境管理、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区域数字化工程建设等着手,研发集成多项技术,形成了都市多功能农业区农业农村建设技术体系和推进模式。在奉贤吴房村、崇明园艺村等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在金山廊下蘑菇小镇、崇明新村乡稻米文化小镇等特色产业强镇,都有市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品种技术在背后发挥作用。同时,这些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技术和新模式还被推广应用至浙江、江苏、云南等其他地区。

.     走出上海,做大健康产业

.     今年7月初,从青海果洛班玛县传来好消息:国内首次在海拔3530米高原人工规模化栽培成功羊肚菌,为班玛县增添了一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背后的技术支撑,仍旧来自市农科院。

.     班玛县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受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当地农民大多种植青稞、土豆,每亩年产值仅1000元左右。上海援青干部想为当地引入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经过调研发现,当地有野生羊肚菌,市场零售价可达每500克150元。缺点是,野生羊肚菌产量有限。然而,中国羊肚菌的主要产地在四川和湖北,并没有在高原规模化栽培的经验,上海援青干部就向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发出了“英雄帖”。

.     食用菌所的科研专家接到邀约后,从去年10月至今,先后5次前往班玛县,不断调整人工规模化栽培羊肚菌的方式。终于,最早一批羊肚菌在6月中旬顺利出菇;规模化栽培的羊肚菌在7月上旬成熟采收,成为青海科技扶贫新方式。

.     而在食用菌所为青海引入羊肚菌之前,同属市农科院的生态所已持续多年帮助当地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所调研发现,受高原草地退化等影响,当地牧民饲养牦牛存在极易变瘦、越冬困难等问题,因此设计了以“牦牛夏季放养+冬季圈养”为核心的养殖模式。该模式自去年在青海果洛试行推广以来,使当地牧民每头牦牛平均增收2000元。科研团队还拿出一套“牦牛养殖+日光温室蔬菜或牧草种植”技术方案,以解决当地冬季牧草和蔬菜短缺的问题。如今,这项整体解决方案已推广至果洛全州500多个日光温室。

.     类似的精准扶贫案例,在市农科院还有很多。比如,林果所根据湖南炎陵、山东蒙阴等地的实际情况,为当地推荐引入了合适的鲜食黄桃品种,推动形成湖南省“炎陵黄桃”、山东省“蒙阴黄桃”等国内知名品牌。如今,黄桃产业已经成为革命老区炎陵的农业支柱产业,而且黄桃重点产区正是过去的深度贫困区,累计有4811户14238名贫困人口依靠种植黄桃而脱贫。看到一颗桃子帮助当地农民顺利脱贫,炎陵县委特意致信上海市委领导,表达革命老区人民对上海农业精准扶贫的感谢。

.     与此同时,源自上海的农业技术还为全国农民和涉农企业打开了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新空间。

.     食用菌所利用其在食用菌生产加工上的丰富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育出了高产孢子粉、富含多糖和三萜的灵芝新品种,还形成了相关加工技术。其中,高产孢子粉“沪农灵芝1号”品种在安徽大别山、福建武夷山、浙江丽水等20多个地区实现推广生产,品种覆盖率达到70%,产生社会效益30多亿元,为我国灵芝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良种源保证。

.     更多的大健康产品还将源源不断地上市。市农科院生物所根据“药食同源”理念,从源头研发选育更多有益于健康的营养化和功能化农产品。以药食同源作物大麦为例,生物所研制了大麦若叶青汁固体饮料、青稞慢消化淀粉饼干、大麦茶、大麦米等系列科研产品。一经亮相,就受到市场关注。

.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市农科院追求的新目标。面对欣欣向荣的大健康产业,市农科院已前瞻布局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健康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大健康学科,以农业绿色科技为驱力,引领上海农业向高品质、高效益发展升级。

.     记者 任翀

原发日期:2020-11-23 15:33      来源: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