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新农人探索差异化种植

35

.     □记者 许怡彬 摄文

.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如何保障和提升农业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光靠政策扶持、政府补贴并非长久之计。青浦区有这样一位“头雁”新农人,通过种植特种蔬菜,挖掘更多差异化农产品,提高农田产出附加值,实现农民效益增收,摸索农业种植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子。

.     你吃过西蓝花的花秆吗?见过花秆长、花苞小的甜秆西蓝花吗?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青浦区赵巷镇中步村的上海菜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栋大棚内探访这种神奇的特种蔬菜。

.     一株株枝叶肥大的甜秆西蓝花,在连栋大棚内整齐排列,每株顶上都有一团花苞,花苞比我们平常吃的西蓝花略小一些,但花秆却特别长、及膝高,脆生生掰一枝下来,像一把小小的花束。趁着天好,工作人员正加班加点把成熟的西蓝花采摘下来,略作整理就装箱发货,没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泡沫箱。

如获至宝 发现蔬菜新品种

.     “腿”长“头”小的甜秆西蓝花有何特别之处?“一般来说,我们烹饪西蓝花都是去叶切秆后只吃花苞部分,但是这种甜秆西蓝花很神奇,主要吃花秆部分,吃起来甘甜爽脆的,我可以一口气吃一盆。”公司总经理王印告诉记者,当初发现这种蔬菜时感到很惊喜,越了解越觉得如获至宝。

.     2022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印在餐厅尝到一道以西蓝花花秆为食材的菜肴,便对这种新奇的蔬菜颇感兴趣,而后又在江苏一家合作社考察时留意到该品种。考虑到上海目前还没有种植户大面积种植,这个品种在商超精品蔬菜区的售卖价格又让王印发现了不小的商机,于是萌生出在上海大规模种植这种西蓝花的想法。

.     行动力极强的王印决定后,说干就干。去年10月,他在青浦区赵巷镇中步村试种了100亩甜秆西蓝花。由于连栋大棚的保温效果好,还配套了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可以有效管控甜秆西蓝花的种植全过程,幼苗移栽后仅两个半月,第一茬甜秆西蓝花就成熟了。

.     “甜秆西蓝花其实是西蓝花与芥兰杂交的引进品种,种植管理的难度目前看来并不大。这种西蓝花属于一季多茬品种,一般来说,单株生长期在60天左右,种一季可以收三茬,最长可以收半年。”王印坦言,至于是否轮茬种植、一年轮几茬,还要考虑土壤养分、病虫害等具体因素,目前该品种也属于第一年试种,“边实践边总结吧。”

剑走偏锋

差异化种植提升亩产值

.     拥有近2500万人口的上海作为特大城市,拥有极强的消费能力,市场潜力巨大。王印认为,“上海不缺消费者,只要是好东西,市民就会买账。而且上海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都不低,在上海还是要种一些有特色的蔬菜,增加土地的附加值。”

.     基地每亩产量在1250公斤左右,以每公斤21元的价格把甜杆西蓝花供应给山姆超市、百果园等商超,其亩产值相当可观,王印的基地目前保持着每天3吨的供应量,仍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     “一开始还不确定市场对此的反应,没想到山姆超市给到的反馈是每天一早上架,到下午就售罄,供不应求。”春节后的大棚内,部分甜秆西蓝花顶部已经开出黄花,对此,王印略感惋惜,“这些黄花不能采收了,要摘顶后等下一茬生长。其实我们大棚里的西蓝花还有很多,但因为今年过年返乡的工人较多,采摘缺人手,还因为今年是第一年种植,没想到一上市就大受欢迎,市场反响那么好倒是出乎意料了。”

用工难困境

倒逼蔬菜机械化探索

.     然而,工人少、用工贵等问题始终是摆在合作社面前的一个坎,要降低用工成本、解放农业劳动力、提升农业竞争力,推广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路径。目前上海水稻机械化水平已经较高,而蔬菜由于普遍存在品种多、面积小等原因,还无法实现蔬菜种植的全程机械化,而要找到适用甜秆西蓝花这类特种蔬菜的农机更是难上加难。

.     目前基地在旋耕、起垄等备耕环节采用机械化操作,而在其他种植管理环节还未配备机械化设备。“我研究过生菜移栽机的构造,幼苗放置的圆孔尺寸和西蓝花大小差不多,感觉可以试一试,”相比于生菜,西蓝花较为健壮,王印准备先在移栽环节尝试用机器移栽,进一步减少人工。

.     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的结构布局,有利于推进种植标准化,也适用于机械化的大面积推广,只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相信蔬菜“机器换人”指日可待。

.     在保障绿叶菜种植的基础上,深挖市场需求,开展农产品差异化种植,离不开兴农人的探索和创新,也为推动农产品差异化、规模化发展摸索出一条新路径,让“菜贱伤农”成为过去式。

原发日期:2023-02-09 09:03      来源: 东方城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