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连续的高温天气让沪郊绿叶菜生产备受“烤”验。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夏季绿叶菜生产水平,提高“夏淡”期间绿叶菜保供能力,8月20日,由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设施园艺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25夏季青菜绿色高产高效展示活动,在上海航育种子基地举行。
. 活动现场,来自全市29个绿叶菜生产基地的17个耐热青菜品种,共计29份青菜样品和其他3个水培生菜样品排满长桌,嫩绿的叶片上还带着水珠,显得生机盎然。“这个看着不错,束型好、叶片也没有焦边。”“这个吃着比较脆嫩,没有土腥味。”“这个有点苦,嚼不烂。”……来自上海市蔬菜行业专家、各级蔬菜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人员以及市农机鉴定站技术人员等进行现场品鉴,从风味(甜或苦、菜味浓或淡)、口感(软嫩、硬脆、渣多少等)和品相(色泽、形态、整齐度、新鲜度)进行评估,后续还将结合此前测产得到的绿色生产(田间长势、技术管理)、“机器换人”(机械化程度)、面积产量(种植总面积、测产产量)等基础指标给出综合评价
.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活动还创新增设了不少亮点。例如,部分基地在“零农残”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近两年,市农技中心联合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开展“夏淡”绿叶菜保供生产示范活动,鼓励生产基地将绿色防控技术、“机器换人”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和新优绿叶菜品种等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通过蔬菜绿色高产高效活动推进本市绿叶菜稳产保供和提质增效。. 今年的活动不仅对产量有要求,更注重品质上的提升。“去年45家合作社90个单品经检测全部农残合格,其中7家合作社达到‘零农残’。所以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标准,对青菜口感、营养成分、安全性和运用技术创新点等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也是呼应上海消费市场新需求,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质绿叶菜所作出的努力。”市农科院园艺所所长、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朱为民表示,“今年参加品鉴的青菜在品相、耐热性上相比去年有所提升,但口感和味道与去年差异不大。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将从口感、风味等指标入手,持续提升地产绿叶菜品质和安全性。”
. 2025年6月1日至今,全市蔬菜总播种面积达15.8万亩次,采收量1.85万吨,其中绿叶菜总播种面积12.9万亩次,采收量1.37万吨。本市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推广耐高温的优质绿叶菜品种、组织引导绿叶菜核心基地参加全市“夏淡”青菜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活动、发布“夏淡”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抓好蔬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等措施,稳定蔬菜种植面积与产量;同时重点加强对豇豆、芹菜等农药安全使用的监督指导。市农业农村委将持续做好上海蔬菜稳产保供各项工作,让市民吃到更多优质的绿叶菜,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