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设施化栽培技术规范

566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益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占刚、李国贤、宋德宝、陈辉、金卫群、黄建春、沈佳治、张建明。

秀珍菇设施化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秀珍菇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设施与栽培季节、菌种、栽培菌袋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包装与储运。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地区秀珍菇的设施化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中所有的要求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中所有的要求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3.1设施化栽培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管棚等设施和现代工业设备,适当改善食用菌生长环境,实现栽培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食用菌栽培单位面积产出率和鲜菇的品质。

3.2冷刺激

是指菌丝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在气温基本恒定时,难以分化出菇蕾,需要给予10 ℃左右的冷刺激,处理一段时间后,会使菇蕾分化加快,出菇整齐,产量增加。

4   产地环境

4.1 菇厂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远离“三废”污染地区,其环境空气质量等自然条件应符合NY5358-2007标准。

4.2 生产区与生活区要严格分隔。

4.3 应根据栽培工艺,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条件规划菇场总体布局,并防止因菇场培养料堆制发酵及废弃物处理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   栽培设施与栽培季节

5.1设施

5.1.1  栽培菇房

5.1.1.1  栽培菇棚宜选用长25 m~30 m、宽6 m~10 m、地面距棚顶2.5 m~5.5 m镀锌钢管大棚。

5.1.1.2  菇棚上应覆盖三层以上保温、遮光材料,由外至内分别为PEP长寿黑白膜、保温棉或稻草、普通塑料薄膜。

5.1.1.3  菇棚应配备通风换气、照明、防虫设施,以及用于冷刺激的设施设备。

5.1.2  冷刺激

秀珍菇在出菇前,应进行冷刺激。冷刺激宜分批分期进行。具体的刺激方法可选用以下两种方式:

  1. a) 固定致冷

每667 m2菇棚宜建造长为5 m~6 m、宽为7m~8 m、高为2 m~2.5 m,体积约80 m3 ~90 m3的冷库一座;冷库内应配备功率为15 P~20 P的制冷机组;冷刺激时,冷库内可一次性放置菌袋1000 ~12000袋;冷库温度宜设定在5 ℃~10 ℃范围内,应确保与外界气温有15 ℃~25 ℃的温差,如外界气温越高,温差应该越大;冷刺激时间以12 h~14 h为宜。

  1. b) 移动致冷

移动冷机的底座应安装4个滑轮,便于移动;移动冷机制冷功率应达到15 P~20 P;每次制冷的控制范围(体积)为70 m3~90 m3;每次可低温刺激菌袋数量为6000 ~8000袋;低温刺激区的温度宜设定在5 ℃~10 ℃范围内,应确保与外界气温有15℃ ~25 ℃的温差,如外界气温越高,与外界的温差应越大,处理时间以12 h~14 h为宜;在低温刺激菌袋前,将预备冷刺激的菌袋区域使用薄膜密闭,防止冷气外泄。

5.2  栽培季节

在自然条件下,上海地区宜选择在1月~3月制作生产用栽培菌袋,5月底之前可完成发菌,6月~9月可产出新鲜秀珍菇。

6   菌种

6.1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经过国家、省市认定的秀珍菇品种。

6.2 菌种生产

菌种生产过程应符合NY/T 528的规定。

7   栽培菌袋制作

7.1 菌袋标准

秀珍菇栽培菌袋可选用17 cm~18 cm*38 cm~39 cm的塑料袋。

7.2  配方

    配方可选用如下任意一种:

  1. a) 杂木屑58%、棉籽壳30%、麸皮10%、石灰1%、石膏粉1%;
  2. b) 杂木屑72%、棉籽壳15%、麸皮12%、石灰5%、碳酸钙0.5%。

7.3 原辅料混合

任选上述一种配方的原料,按比例加水搅拌均匀,水应符合GB5749-2006的规定。先把棉籽壳均匀湿透,再放入预堆过3~6个月的木屑搅拌,最后放入辅料,含水量控制在62 %~64 %,pH值8左右。

7.4 装袋

利用装袋机或人工方法进行,装料要求上下一致,压平料面。装料高20 cm~22 cm,湿重1.4 kg~1.6 kg,套上颈圈,塞紧棉塞。

7.5 灭菌

将菌袋整齐摆放在架子上,推入灭菌罐。常压灭菌,加温至100℃保持12 h;高压灭菌在0.14 Map~0.15 Map的压力下蒸汽灭菌保持2 h。

7.6 接种

待料温降至28℃以下,按无菌操作规程在接种室接种,接种后移至菇棚内培养。栽培菌袋接种规程应符合NY/T 528-2010的规定。

7.7 培养

菌包培养温度应控制在24 ℃~26 ℃,湿度75 %~80 %,避光培养,一般30 d~35 d菌丝都能长满袋。

8  栽培管理

  • 上架

菌丝培养成熟后,把栽培菌袋排放在菇架上。上架高度一般为10~13层菌袋。

  • 开袋

8.2.1适宜时间

     外界气温宜达23 ℃~25 ℃,少部分菌袋内的原基应已分化,肉眼可清楚观察到时开袋。

  • 冷刺激

开袋前应对菌袋进行冷刺激,冷刺激的方法,按照本标准5.1.2的规定;当外界气温不稳定(持续低于25 ℃时) ,可免除首次冷刺激,直接进入开袋程序。

  • 开袋方法

    使用剪刀或刀片,沿袋口边缘割掉颈圈,即为开袋。

  • 开袋后的管理

开袋后,应立即提升温度、增加湿度,进入出菇管理。

8.3 出菇管理

8.3.1 温度控制

8.3.1.1 原基形成的温度控制

每潮菇的原基形成前,需要对菌袋采取冷刺激。冷刺激的方式,可选用5.1.2列举的二种方式。

8.3.1.2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控制

原基分化后,进入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此时菇棚的温度宜控制在18 ℃~28 ℃。

8.3.2  湿度控制

子实体发生和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85 %~95 %之间 ,在栽培上早、中、晚各喷一次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但应尽量避免对子实体(小菇蕾)直接喷水。

8.3.3  空气要求

秀珍菇能耐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但在出菇阶段还需进行通风换气,补充一定的氧气,每天需通风30min。

此外,二氧化碳的浓度决定秀珍菇菌柄的长短,为达到市场对较长菌柄的品质要求,需要适当减少通气,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8.3.4  光照

秀珍菇子实体的生长需要600-800lx的光照,光照强度大,菌盖颜色深。

8.4  采收

当菌盖平展,孢子尚未弹射时及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应将菌袋出菇面清理干净,菇棚地面打扫干净,并用水清洗。

8.5  转潮管理

每潮菇采收后,便进入菌丝恢复期。这一时期的菌包温度要求控制在24 ℃~26 ℃,湿度75%~80%,让菌丝尽快恢复,并防止培养料表面因失水而干燥。每潮菇之间的休眠期一般为15 d~22 d。

秀珍菇整个生育期一般可采收8潮鲜菇,第一、二潮养菌丝恢复期宜长些,一般为20 d~22 d,第三、四潮菌丝恢复期一般为15 d~20 d,进入生长后期,第五潮后菌丝恢复期一般为13 d~15 d。

病虫害防治

9.1 农药防治

应严格控制在子实体生长期间使用化学农药,一旦发生杂菌污染和害虫侵染,应选用已经国家登记的可在食用菌上生产中使用的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掌握使用剂量、频率和安全间隔期。

10  包装与储运

10.1 包装

秀珍菇鲜菇销售要求去除杂质进行分级包装。不允许使用装过农药、化肥及其它有毒物质的容器包装,包装材料须符合GB 9687与GB 9688规定要求,包装过程须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的要求。

10.2 储运

秀珍菇采收后应放置储藏于冷库内,温度为0 ℃~4 ℃,需用冷藏车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