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番茄生产操作规范
前 言
为提高上海蔬菜行业协会会员企业保护地春番茄生产技术水平,开发生产优质春番茄产品,促进本地区春番茄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上海蔬菜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普通保护地的春番茄生产。
本标准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在现有国家、行业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春番茄普通保护地生产实际情况,并参考了有关发达国家的标准、规定而制订。
本标准由上海蔬菜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蔬菜行业协会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郁樊敏 张瑞明 孙占刚
本标准首次发布。
春番茄生产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春番茄术语和定义、生产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上海地区保护地春番茄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七)
GB8853-88 番茄冷藏技术
GB16715.3—1999 瓜类作物种子 茄果类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SB/T10158-1993 新鲜蔬菜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3.1农家肥料:
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物质的肥料。它们不应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农家肥料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经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体,达到卫生标准。主要农家肥料有:堆肥、沤肥、灰肥、厩肥、沼气肥、饼肥等。
4 要求
4.1产地的选择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和疫病区,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2播种育苗
4.2.1品种的选择
应选用早熟、优质、自然座果率高、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1999的要求。
4.2.2播种期
一般11月中、下旬在塑料大棚内进行。
4.2.3种子处理
使用经过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种子应剔除霉籽、瘪籽、虫籽等。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浸种后进行催芽,种子6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
4.2.4播种
播种应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每只育苗盘需种子5g,每6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25克。育苗盘下铺电加温线。育苗盘上搭小拱棚覆薄膜。
4.2.5移苗、分苗
在番茄出苗后,子叶平展可进行分苗,分苗于塑料营养钵中, 塑料营养钵直径不小于8厘米。营养土是由6份菜园土、3份腐熟细碎的有机肥和1份砻糠灰充分混合,用50%多菌灵200倍处理。当番茄秧苗4片真叶,叶与叶互相遮掩时,再移苗一次,扩大苗距离,以利于通风透光,防徒长。
4.2.6温光调控
苗期温度管理一般是出苗前高,出苗后低, 白天高,夜间低。整个苗期以防寒保暖为主,力求夜间温度不低于15℃,白天温度在20℃以上。出苗后应经常保持光照。
4.2.7肥水管理
苗期以控水为主。如秧苗瘦弱适当进行追肥,追肥以喷施叶面肥为宜。如天缘叶肥300倍液喷施。
4.2.8病虫害防治
苗期应加强病虫害防治。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等。可用98%恶霉灵30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150-200倍液喷施。
4.2.9炼苗
当番茄真叶长到6-8叶,移栽前5-7天,进行炼苗,使苗床与定植大田环境逐步接近,保证移栽后能较快缓苗。
4.2.10壮苗标准
苗高18-20cm,茎粗0.6cm,6-8片真叶,无病虫害,50%以上的苗现蕾,苗令约65-75天。
4.3定植
4.3.1整地作畦
4.3.1.1整地
选择地势高爽,前二年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大棚, 整地前每666.7平方米施农家肥料3000~4000 kg,配施三元复合肥50kg(N:P2O5:K2O为15:15:15下同),然后深翻晒白。
4.3.1.2 作畦
6米大棚内作4畦,每畦宽连沟1.5米,沟深20厘米。
4.3.2 盖地膜和扣棚
大棚在番茄定植前15天扣好膜,以利增高棚内地温,大棚膜应选用无滴多功能膜。定植前7天用地膜连沟覆盖畦面。
4.3.3定植
上海地区定植时期一般在1月下旬~2月上旬。棚内小环境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定植,选晴好无风的天气定植,每畦种植2行,株距30~3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密度2100-2400株左右。
定植方法:畦面按株距先打孔后定植, 定植深度以营养钵土与定植田畦面相平为宜。定植后浇足定植水,定植孔用土密封严实。同时搭好小拱棚,上覆无纺布和薄膜。
4.4田间管理
原则以促为主,促进早发棵,早开花,早座果,早上市,后期防早衰。
4.4.1温光调控
定植后缓苗期封棚2-4天。棚温维持在25-28 ℃。缓苗后逐渐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通风先开大棚门,然后关小大棚门后再适度揭小棚膜。夜间温度低时,小棚膜再加覆盖物防霜冻。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可逐渐加大通风量和增加通风时间。后期为防高温,应加强通风。
4.4.2搭架整枝
第一花序座果后要及时搭架绑蔓。结合绑蔓要整枝打杈,单杆整枝,及时摘除所有侧枝和进行疏果,顶部最后一穗果上面要留2片功能叶,以保证果实发育对养分的需要。每穗果留3-4个,其余的及时疏去。结果后期摘除植株下部老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
4.4.3肥水管理
应掌握前期轻后期重的原则,定植后10天左右追一次提苗肥,每667m2施尿素5kg。当第一花序座果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5-10kg;以后视植株生长情况追肥3-4次,追肥量与第二次相同。生长期内应保持土壤湿润。
4.5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生产期间根据各阶段病虫的预测预报做好病虫害防治。苗期病害主要以猝倒病和早疫病为主,生长期主要有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晚疫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烟粉虱、斑潜蝇、棉铃虫、小地老虎等。
4.5.1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
4.5.2物理防治
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黄板诱蚜和烟粉虱,利用黑光灯、频振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成虫。
4.5.3药剂防治
优先采用生物药剂及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齐墩螨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病虫害。化学农药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应符合GD4285的规定及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药剂推荐选用表1所列农药,禁止使用表2所列农药。
表1番茄农药使用表
类别 | 名称 | |||||
农药名称 | 适用剂量/667平方米及稀释倍数 | 使用方法 | 防治对象 | 使用次数 | 安全间隔期(天) | |
杀菌剂 | 多菌灵 | 50%可湿性粉剂800倍 | 浇灌、喷雾 | 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 | 2-3 | 15 |
速克灵 | 50%可湿性粉剂100克 | 喷雾、涂茎 | 灰霉病、菌核病 | 2-3 | 7 | |
农利灵 | 50%可湿性粉剂100克 | 喷雾、涂茎 | 灰霉病、菌核病 | 2-3 | 7 | |
扑海因 | 50%可湿性粉剂100克 | 喷雾 | 灰霉病 | 1-2 | 7 | |
加瑞农 | 47%可湿性粉剂100-125克 | 喷雾 | 叶霉病、疮痂病、青枯病、细菌性斑点病、溃疡病、黑斑病 | 2-3 | 7 | |
敌力脱 | 50%乳油40-50克 | 喷雾 | 叶霉病、灰霉病 | 1-2 | 7 | |
病毒A | 20%可湿性粉剂100-150克 | 喷雾 | 病毒病 | 2-3 | 7 | |
克露 | 72%可湿性粉剂100克 | 喷雾 | 晚疫病 | 2-3 | 5 | |
杀毒矾 | 64%超微可湿性粉剂100克 | 喷雾 | 苗期病害、晚疫病、早疫病 | 2-3 | 15 | |
敌克松 | 75%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 | 浇灌 | 枯萎病、菌核病、立枯病 | 2-3 | 7 | |
可杀得 | 75%可湿性粉剂166克 | 喷雾 | 猝倒病、立枯病、青枯病 | 2-3 | 5 | |
杀虫剂 | 辛硫磷 | 50%乳油1000倍 | 灌根 | 线虫、小地老虎 | 1 | 7 |
苦参碱 | 0.36%水剂1000倍 | 喷雾 | 蚜虫、烟粉虱 | 2-3 | 3 | |
海正三令 | 2.2%微乳剂2500-3500倍 | 喷雾 | 红蜘蛛、棉铃虫、烟粉虱 | 2-3 | 7 | |
绿卡 | 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500倍 | 喷雾 | 红蜘蛛、棉铃虫、烟粉虱 | 2-3 | 7 | |
潜克 | 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倍 | 喷雾 | 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 | 2-3 | 7 |
表2禁止使用农药表
农药种类 | 农药名称 | 禁用原因 |
无机砷杀虫剂 | 砷酸钾、砷酸铅 | 高毒 |
有机砷杀菌剂 | 甲基胂酸锌、甲基胂酸铁铵(田安)、福美甲胂、福美胂 | 高残留 |
有机锡杀菌剂 | 薯瘟锡(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氯化锡 | 高残留 |
无机汞杀菌剂 |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 | 剧毒、高残留 |
有机杂环类 | 敌枯双 | 致畸 |
氟制剂 | 氟化钙、氟化钠、氟乙酸钠、氟乙酰胺、氟铝酸钠、氟硅酸钠 | 剧毒、高毒、易药害 |
有机氯杀虫剂 | 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氯丹 | 高残留 |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 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 | 致癌、致畸 |
有机磷杀虫剂 | 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氧化乐果、治螟磷、蝇毒磷、水胺硫磷、磷胺、内吸磷 | 高毒 |
混配剂类 | 虫滋灵、哒甲、马甲磷、甲甲磷、敌甲畏、甲敌、乐胺磷、双甲马拉磷(甲效磷)、速杀畏、速胺磷、大灭乳油、多灭灵、高效磷 | 高毒 |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 克百威(呋喃丹)、涕灭威、灭多威 | 高毒 |
二甲基甲脒类杀虫杀菌剂 | 杀虫脒 | 慢性毒性、致癌 |
取代苯类杀虫剂杀菌剂 | 苯菌灵(苯莱特) | 国外有致癌报导或二次药害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 |
二苯醚类除草剂 | 除草醚、草枯醚(蔬菜生长期内禁用) | 慢性毒性 |
4.5.4农药的安全使用
禁止采购“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不全的农药。不使用过期农药,多余农药要及时回归仓库,废瓶、废包装袋应及时回收后处理。施用时严格按照GB4285执行,农药应交替使用,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使用后及时进行田间档案记录。
4.6 采收及整理
4.6.1番茄果实成熟到了坚熟期,果实已有四分之三的面积变成红色(或黄色)时,是采收适期。采收时应轻摘、轻放。采收的果实应放在荫凉、通风处。
4.6.2整理
按番茄的果形、大小等分成不同的规格,擦干净后放入塑料蔬菜周转箱内,每箱重量为10kg。
4.7包装与运输
4.7.1包装
包装材料应选择整洁、干燥、牢固、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现象的包装容器;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
4.7.2运输
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装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机械损伤。在运输途中严防日晒雨淋,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防止运输途中受到人为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