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行业企业标准
前 言
为提高上海市蔬菜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小白菜产品的质量,确保小白菜产品的食用安全,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达到规范市场、促进市场贸易、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目的,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各项技术指标是依据现行国家、并参照日本、韩国、荷兰、以色列、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以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相关标准,并结合上海市蔬菜质量实际情况与市场贸易发展要求制订的。
本标准由上海蔬菜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蔬菜行业协会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郁樊敏 张瑞明 孙占刚
本标准首次发布。
小 白 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白菜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优质种子种植、收获的小白菜(包括鸡毛菜、原地菜、棵菜和菜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
GB/T5009.20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5009.38-1996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七)
GB/T8855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eqvISO874)
GB14875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14878食品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14929.4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测定方法
GB/T15401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GB 16715.2-1999 瓜菜作物种子 白菜类
GB/T17331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NY/T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5003-2001 无公害食品 白菜类蔬菜
NY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SB/T10158-1993新鲜蔬菜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同一品种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相同的小白菜。
3.2新鲜
小白菜营养体表面鲜亮,色泽正常无萎蔫。
3.3清洁
小白菜营养体表面无泥土或其它外来物质的污染。
3.4整理
用于鲜销的的小白菜去掉不可食用的茎、叶等。
3.5异味
小白菜因污染或病虫危害所造成的不良气味。
3.6机械损伤
因外力对小白菜所造成的损伤。
3.7病虫损害
因害虫、病原菌或生理因素造成小白菜的病斑、穿孔或咬痕。
3.8焦边
叶缘因生理、病害、大风、药害等原因而干枯。
4 要求
4.1产地环境按NY 5010的规定。
4.2农药施用及限量按GB 4285的规定和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七)的要求。
4.3肥料使用按NY/T496—2002的规定。
4.4感官指标和产品指标及净含量
4.4.1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和产品规格见表1。
表1感官指标和产品规格
种类 | 品 质 | 规 格 | |||
鸡毛菜 | 同一品种、新鲜、清洁、整理良好。产品株形完整,无焦边、异味、机械伤、病虫害。 | 株高10-15 cm | |||
原地菜 | 小(S) | 中(M) | |||
株高15-17cm,单株重50-75g | 株高15-18cm,单株重76-100g | ||||
菜苔 | 小(S) | 中(M) | |||
苔长15-20 cm,苔粗1.0-1.2 cm,单株重75-100 g | 苔长16-22 cm,苔粗大于1.2 cm,单株重101-150g | ||||
棵菜 | 小(S) | 中(M) | 大(L) | ||
0.12 kg≤单株重<0.14kg, 14 cm≤株高<15 cm。 | 0.14 kg≤单株重<0.17kg, 15 cm≤株高<17cm。 | 单株重≥0.17 kg,株高≥17cm。 | |||
4.4.2净含量指标
每箱小白菜净重5-15kg,负偏差≤1.5%。
4.5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指标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指标见表2。
表2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限量指标
项 目 | 最高残留含量(MRL)mg/kg |
砷(以As计)≤ | 0.5 |
镉(以Cd计)≤ | 0.05 |
铅(以Pb计)≤ | 0.2 |
敌敌畏≤ | 0.1 |
杀螟硫磷≤ | 0.2 |
倍硫磷≤ | 0.05 |
乐果≤ | 1.0 |
辛硫磷≤ | 0.05 |
丙酰胺≤ | 0.2 |
虫酰肼≤ | 0.1 |
毒死蜱 | 1.0 |
马拉硫磷 | 不得检出 |
甲胺磷 | 不得检出 |
呋喃丹 | 不得检出 |
氯氰菊酯≤ | 1.0 |
氰戊菊酯≤ | 0.5 |
溴氰菊酯≤ | 0.5 |
百菌清≤ | 1.0 |
多菌灵≤ | 0.5 |
恶霜灵≤ | 5 |
代森锰锌≤ | 0.5 |
亚硝酸盐≤ | 4 |
注:本表中未列项目的农药残留限量按GB4285及GB/T8321规定执行。 |
5 检测方法
5.1小白菜的同一品种、整理良好、清洁、产品株形完整、焦边、机械伤、病虫害,采用目测、手感法。
5.2小白菜的异味、新鲜用嗅觉或目测法进行测定。
5.3小白菜的每箱净含量、单株重用电子秤称量。
5.4砷的测定按GB/T5009.11规定方法。
5.5镉的测定按GB/T5009.15规定方法。
5.6铅的测定按GB/T5009.12规定方法。
5.7敌敌畏、杀螟硫磷、倍硫磷、乐果的测定按GB/T5009.20规定方法。
5.8辛硫磷的测定按GB14875规定方法。
5.9甲胺磷、马拉硫磷、对硫磷、呋喃丹的测定按GB/T17331规定方法。
5.10毒死蜱的测定按GB/T17331规定方法。
5.11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的测定方法按GB/T14929.4规定方法。
5.12百菌清的测定按GB14878规定方法。
5.13多菌灵的测定按GB/T5009.38中2.7规定方法。
5.14亚硝酸盐的测定按GB/T15401规定方法。
6 检测规则
6.1出场检验
6.1.1同一品种、同时采收、同一规格的小白菜作为一个检验批。
6.1.2每批次需随机抽样,抽样方法按GB/T8855规定方法。
6.1.3出场检验项目按本标准4.4要求。
6.1.4出场检验不合格率计算方法
每批小白菜(原地菜、棵菜、菜苔)抽取的样品检验时,以株为单位,对其中不符合该品质和规格要求的小白菜,在记录单上作各项缺陷记录,如果一株小白菜同时出现几种缺陷,按一个不合格株计算,百分率保留一位小数。
计算公式如下:
X=(w/W)×100%
式中:
X——不合格百分率
w——不合格株的总株数
W——检验样品总株数
鸡毛菜抽取样品检验时,以不符合该品质和规格要求的鸡毛菜总重量占抽取样品的总重量来计算不合格百分率。
6.1.5抽取样品出场检验不合格率超过5%或箱净含量不合格的,判定该批小白菜出场检验不合格。
6.2型式检验
6.2.1前后二次出场检验出现较大差异或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6.2.2抽样方法为从出场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意抽取1%。
6.2.3型式检验项目按本标准4.5要求。
6.2.4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
7 标志、包装
7.1标志
7.1.1小白菜出场时应有商标。
7.1.2包装容器上有醒目的标志,包括标签应清晰、完整,标签内容应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名称、规格、株数、毛重、净重、采收日期等。
7.2包装
7.2.1包装材料应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材料,包装容器应整洁、干燥、牢固、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
7.2.2按小白菜的单株重和株高进行分规格包装,每种规格容器内小白菜要求见表1,每箱小白菜净含量5-15kg,包装条件应符合SB/T10158要求。
8 运输、贮藏
8.1运输
8.1.1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装运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操作;在运输途中严防日晒、雨淋,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
8.1.2小白菜长途外运,包装产品需在2℃的冷库中预冷12h后,才可外运。
8.1.3长途运输时,要保持气流均匀流通,适宜温度条件为0-2℃,相对湿度为95-100%。
8.2贮藏
8.2.1贮藏需在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下进行,严防曝晒、雨淋、冻害及有毒物质的污染。
8.2.2最佳贮藏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95-100%,库内堆码应保持气流均匀流通,堆码时包装箱距地20cm,距墙30cm。
小白菜行业企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前 言
为提高上海蔬菜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小白菜生产技术水平,开发生产优质小白菜产品,促进本地区小白菜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上海蔬菜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小白菜生产。
本标准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在现有国家、行业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小白菜生产实际情况,并参考了有关发达国家的标准、规定而制订。
本标准由上海蔬菜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蔬菜行业协会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郁樊敏 张瑞明 孙占刚
本标准首次发布。
小白菜生产技术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小白菜术语和定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上海地区小白菜(鸡毛菜、原地菜、棵菜、菜苔)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七)
GB16715.2-1999 瓜菜作物种子 白菜类
NY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SB/Tl0158—1993 新鲜蔬菜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农家肥料:
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物质的肥料。它们不应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农家肥料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经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体,达到卫生标准。主要农家肥料有:堆肥、沤肥、灰肥、厩肥、沼气肥、饼肥等。
4 要求
4.1小白菜产地的选择
小白菜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 5010 的规定,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和疫病区,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2鸡毛菜生产
4.2.1品种的选择
品种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国内外优良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2-1999的规定。
4.2.2播前准备
播种前10天,在清洁田园的基础上,投入农家肥料1000-1500kg/667m2,然后机械翻耕,深度为15-20cm。在播种前5-7d,每667 m2投入三元复合肥10kg-15kg(N:P2O5:K2O为15:15:15,下同),然后进行旋耕,旋耕后平整土地。
4.2.3开沟作畦
播种前5天,开沟,畦宽1.2m,沟宽30 cm,沟深25cm,每30m开一条腰沟,四周开围沟,沟深30cm,沟宽30cm,确保排灌水通畅。
4.2.4土壤消毒
播种前3天-4天,用辛硫磷0.3kg或乐斯本0.2kg+多菌灵0.6kg/667 m2均匀喷施畦面进行土壤处理,喷施后平整畦面。
4.2.5播种
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5-3kg,均匀撒播于畦面播后浅耙畦面(夏秋露地播种,播后需盖上遮阳网),浇水,播种至出苗保持土壤湿润。
4.2.6采收及管理
播后20-25天,苗高10-15 cm即可采收。一般采收2次,第一次采收后施尿素8-10 kg/667 m2。
4.3原地菜(一种多卖)生产
4.3.1品种选择、播前准备、开沟作畦、土壤消毒同鸡毛菜生产。
4.3.2播种量
每667平方米需种子1.2-1.5 kg。
4.3.3采收及管理
当苗高10 cm时,即可间苗上市,把密处的苗、弱苗间除;间苗后追肥一次,当苗高15 cm时,再一次间苗上市,苗距10-12 cm见方,第2次间苗后再追肥一次。当苗高15cm以上,株重约75g以上时,即可根据市场需求采收上市。
4.4棵菜生产
4.4.1品种选择、播前准备、开沟作畦、土壤消毒同鸡毛菜生产。
4.4.2播种
每667m2苗床需种量750g,定量定畦均匀撒播,播后浅耙畦面并浇水,夏秋高温季节应覆盖遮阳网。
4.4.3苗期管理
播种后3天-4天,出苗达到60%-70%时,应及时拔除苗床杂草和病苗。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应浇水,下雨时苗床无积水,保持沟道畅通。当小白菜出苗后要及时间苗,一般间苗2-3次,结合间苗拔除田间杂草,每次间苗后都要追肥,追肥量每次施尿素3kg/667m2。
4.4.4壮苗标准
叶片4-5张,苗龄20-30d,无病虫害,叶色清秀,根系发达。
4.4.5定植
4.4.5.1大田准备
4.4.5.1.1大田选择
大田必须选择符合4.1要求,前二茬未种植十字花科类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地。
4.4.5.1.2深耕
定植前10天,在前茬清理完毕的基础上,投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kg/667 m2,然后机械翻耕,深度为20cm—25cm。在定植前3-5天,每667 m2投入三元复合肥20kg-25kg,进行旋耕,旋耕后平整土地。
4.4.5.1.3开沟
定植前3天,开沟,畦宽1.2m,沟宽30 cm,沟深25cm,每30m开一条腰沟,四周开围沟,沟深30cm,沟宽30cm,,然后清理沟系,确保排水通畅。
4.4.5.2起苗
起苗前2天-3天,混喷保护性广谱灭菌剂与针对性杀虫剂一次,起苗前1天,浇足水分(泥湿深度10cm)。起苗时用小刀挑起,不伤及主根,按大(4-5片叶),小(3-4片叶)苗分别摆放,剔除劣苗,按大、小苗分别定植。
4.4.5.3定植
用小刀挖坑,把秧苗根埋入坑中,深度与根基相平,培实四周土壤,行距×株距:12cm-15cm×15cm-18cm,定植后浇定根水1次-2次。
4.4.6生长期管理
4.4.6.1水分管理
注意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高温时灌水应选在早、晚时间。多雨季节应注意开沟排水,保证田间不积水。
4.4.6.2适时追肥
定植成活后,浇活棵肥一次(尿素5kg/667 m2)。以后每15天补充氮肥一次,每次尿素5-7.5kg/667 m2,收获前15天停止施肥。
4.4.6.3中耕除草
活棵后中耕除草一次,以后视情况再中耕除草1-2次,确保田间无杂草危害。
4.4.7采收
当小白菜植株单株重达到0.12kg以上或根据市场需求时,可开始采收。采收按规格分批采收,用刀在根基部截断,放入塑料蔬菜周转箱内,装卸、运输时要轻拿、轻放。
4.4.8整理
每棵小白菜保留7-8片长成叶,除去多余外叶、黄叶、病叶。把小白菜清洗去泥渍、杂质等。剔除叶柄折断、抽苔、病虫害、机械伤等明显不合格小白菜。
4.5菜苔生产
4.5.1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性较强的优质、高产品种,如新场青、二月慢、三月慢等。
4.5.2播种期
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
4.5.3播种育苗同棵菜生产。
4.5.4定植
11月中、下旬定植,株距5-10 cm,行距15-18 cm,定植后随浇搭根水。
4.5.5田间管理
菜苔栽培应在严寒前适当发好棵。因此,定植活棵后即追肥;12月下旬和1月下旬各追肥1次;2月下旬施1次催苔肥。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2 kg,每次施肥后要培土护根。如遇寒流时,要采取冻前灌水和冻后松土、冻后追肥的方法防寒。
4.5.6采收
当菜苔长度与叶片先端平齐,个别花蕾刚开始开放为采收适期。采收时用刀在菜苔基部截断,放入塑料箱内。
4.6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生产期间根据各阶段病虫的预测预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常见病虫害有小菜蛾、菜青虫、菜蚜、菜螟、甜菜夜蛾、黄条跳甲、霜霉病、炭疽病、软腐病、病毒病等。
4.6.1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轮作,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
4.6.2物理防治
合理应用黄板、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等物理防治措施。
4.6.3化学防治
必须使用农药时,应符合GB 4285的规定及GB/T8321的要求。药剂防治按表1规定选用,禁止选用表2所列农药。
表1小白菜常用农药推荐表
类
别 |
名称 | |||||
通用名(商品名) | 使用剂量/667 m2及稀释倍数 | 使用方法 | 防治对象 |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 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天数(d) | |
杀
虫 剂 |
定虫隆(抑太保) | 5%乳油40ml—80 ml,1000倍—1500倍 | 喷雾 | 菜青虫,小菜蛾,菜螟,甜菜夜蛾 | 3 | 7 |
啶虫脒(莫比朗) | 20%乳油12-15ml,2000-2500倍 | 喷雾 | 蚜虫 | 1 | 2 | |
辛硫磷 | 50%乳油,0.2—0.3kg | 灌根 | 黄条跳甲 | 1 | 6 | |
苏云金杆菌(BT) | 无限制 | 喷雾 | 菜青虫,菜螟,甜菜夜蛾,小菜蛾 | 无限制 | 2 | |
海正三令 |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500—3500倍 | 喷雾 | 甜菜夜蛾,小菜蛾 | 2-3 | 7 | |
氟虫氰(锐劲特) | 5%胶悬剂,1000倍—1500倍 | 喷雾 | 菜青虫,菜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 | 3 | 3 | |
杀
菌 剂 |
恶霜锰锌(杀毒矾) | 64%可湿性粉剂80g-120g,500倍-700倍 | 喷雾 | 黑腐病,黑胫病,霜霉病等 | 1—2 | 3 |
恶霉灵(土菌消) | 98%可湿性粉剂3000倍 | 土壤处理或喷雾 | 猝倒、立枯等苗期病害、炭疽病 | 1 | 14 | |
氧化亚铜(靠山) | 50%水分散微颗粒剂80g-l00g,700倍-800倍 | 喷雾 | 软腐病,霜霉病等 | 2-3 | 5 |
表2禁止使用农药表
农药种类 | 农药名称 | 禁用原因 |
无机砷杀虫剂 | 砷酸钾、砷酸铅 | 高毒 |
有机砷杀菌剂 | 甲基胂酸锌、甲基胂酸铁铵(田安)、福美甲胂、福美胂 | 高残留 |
有机锡杀菌剂 | 薯瘟锡(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氯化锡 | 高残留 |
无机汞杀菌剂 |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 | 剧毒、高残留 |
有机杂环类 | 敌枯双 | 致畸 |
氟制剂 | 氟化钙、氟化钠、氟乙酸钠、氟乙酰胺、氟铝酸钠、氟硅酸钠 | 剧毒、高毒、易药害 |
有机氯杀虫剂 | 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氯丹 | 高残留 |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 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 | 致癌、致畸 |
有机磷杀虫剂 | 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氧化乐果、治螟磷、蝇毒磷、水胺硫磷、磷胺、内吸磷 | 高毒 |
混配剂类 | 虫滋灵、哒甲、马甲磷、甲甲磷、敌甲畏、甲敌、乐胺磷、双甲马拉磷(甲效磷)、速杀畏、速胺磷、大灭乳油、多灭灵、高效磷 | 高毒 |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 克百威(呋喃丹)、涕灭威、灭多威 | 高毒 |
二甲基甲脒类杀虫杀菌剂 | 杀虫脒 | 慢性毒性、致癌 |
取代苯类杀虫剂杀菌剂 | 苯菌灵(苯莱特) | 国外有致癌报导或二次药害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 |
二苯醚类除草剂 | 除草醚、草枯醚(蔬菜生长期内禁用) | 慢性毒性 |
4.6.4农药的安全使用
禁止采购“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不全的农药。不使用过期农药,多余农药要及时回归仓库,废瓶、废包装袋应及时回收后处理。施用时严格按照GB4285执行,农药应交替使用,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使用后及时进行田间档案记录。
4.7包装与贮藏
4.7.1包装
4.7.1.1包装材料应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材料,选择整洁、干燥、牢固、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现象的包装容器。
4.7.1.2包装条件应符合SB/T10158要求。
4.7.1.3出厂前把小白菜装入包装容器,容器外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规格、株数、毛重、净重、采收日期等。
4.7.2贮藏
4.7.2.1贮藏须在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下进行,严防曝晒、雨淋、冻害及有毒物质的污染。
4.7.2.2贮藏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95-100%,库内堆码应保持气流均匀流通,堆码时包装箱距地20cm,距墙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