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416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丝瓜术语和定义、生产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上海地区丝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九)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3.1农家肥料

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物质的肥料。它们不应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农家肥料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经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体,达到卫生标准。主要农家肥料有:堆肥、沤肥、灰肥、厩肥、沼气肥、饼肥等。

3.2商品有机肥

以动物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通过无害化处理杀灭了有害病菌、病毒、虫卵和杂草种子,在短时间内对有机蛋白进行分解和转化,无臭味,易运输的商品肥料,其氮、磷、钾三种养分的含量在4%以上,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

3.3三元复合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养分的化学肥料。

4要求:

4.1丝瓜产地的选择

丝瓜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5010的规定。

4.2播种育苗

4.2.1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4.2.2苗床准备

4.2.2.1苗床选择

苗床选择符合产地环境要求,三年以上未种植葫芦科蔬菜,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土地。

4.2.2.2苗床消毒

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进行床面喷雾。

4.2.2.3营养土的配制

按体积计,菜园土6份,腐熟筛细的干塮肥3份,砻糠灰1份,捣细后均匀拌和后装于营养钵中,营养钵均匀排放于苗床上。

4.2.3播种

4.2.3.1种子处理

播前把丝瓜种子放在55℃温水中浸烫30分钟,搓掉黏稠物,捞起后再用清水浸6~8小时,然后晾干待播。

4.2.3.2播种期

上海地区大棚栽培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如提前育苗或气温低时需使用电加温线育苗;露地栽培于4月上、中旬在大棚或小环棚内播种育苗。

4.2.3.3播种量

每667m2生产大田用种量因种植方法不同而异,一般直播的每穴3粒种子,需种子150~200g;育苗移栽的每穴栽1株,需种子约100g。

4.2.3.4播种方法

使用电加温线的播种前2天应开始加温,营养钵温度稳定在15℃以上可进行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每钵播种1~2粒种子,覆盖营养土1cm,然后覆盖一层地膜以利于保温保湿,并加盖小环棚。

4.2.3.5苗期管理

播后3~4天内棚温白天保持30~32℃,夜间18~20℃。出苗后及时去掉地膜,齐苗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保持25℃左右,夜间15~18℃。30天左右、秧苗有2~3片真叶时就可定植,定植前应加强炼苗。

4.3定植

4.3.1整地施肥

前茬收获后,应翻耕晒白。定植前每667m2施入农家肥料2000~3000kg或商品有机肥700~1000kg,三元复合肥(N:P2O5:K2O为21:13:18,下同)25~35kg,深翻使肥土均匀,然后整平作畦,覆盖地膜。

4.3.2定植时间

丝瓜苗龄30天左右、有2~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上海地区大棚栽培约在4月上旬定植,露地栽培一般在5月中、下旬定植。

4.3.3定植方法

大棚栽培,每标准六米棚作成2畦后铺地膜,定植时在盖有地膜的畦上用打洞器或移栽刀打洞或挖穴后定植,株距为30cm,每畦定植2行,每667m2栽1200株左右。定植后浇活棵水并用细土封实定植孔。

露地栽培的,畦宽(连沟)2m,每畦种植2行,株距36cm左右,每667m2栽2000株左右;定植在大棚两边,沿大棚架爬藤,每667m2栽600株左右。

4.4大田管理

4.4.1温度管理

大棚栽培的定植后要保持较高的温度,棚膜要扣严,小环棚要密闭几天,促使早缓苗、早活棵、早发根。在开花结果前;缓苗后,当白天棚温超过35℃时要开棚通风。在开花结果前,要适当降低温度,以防徒长而落花落瓜。开花结果后,以提高棚内温度为主。

4.4.2搭架整枝

丝瓜茎蔓长至50cm左右时要搭架,大棚栽培一般搭平棚架,露地栽培的常搭高平棚架。搭架后及时进行人工引蔓、绑蔓,每4~5片叶绑蔓1次。

丝瓜上棚架结瓜前的侧枝一般要全部摘除,结瓜后留2~3条早生雌花的壮侧蔓,及时摘去弱侧蔓、枯蔓、老叶、黄叶、病叶和雄花蕾,剪去多余的雄花和卷须。幼瓜要垂挂在枝头上,才能长直,如发现有畸形瓜要及时摘除。

4.4.3肥水管理

定植成活后,可追肥1次,每667m2施尿素2.5~5kg,以后随着秧苗的生长,视生长情况适当追肥2~3次,每次每667m2施尿素5kg左右。当开花结瓜后,一般7~8天浇1次水,同时每667m2追施尿素5kg左右。进入盛果期后每采收1~2次要追肥1次,每次每667m2可穴施三元复合肥7.5~10kg,一共3~5次。整个生长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4.4.4人工授粉

大棚栽培的要提高座果率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采当天开放的雄花与雌花相对磨擦即可。

4.5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生产期间根据各阶段病虫的预测预报做好病虫害防治。

4.5.1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

4.5.2物理防治

合理应用黄板、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等物理防治措施。

4.5.3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采用病毒、线虫等防治害虫及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齐墩螨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4.5.4化学防治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等,可选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捷菌)1000~2000倍液、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1000~1500倍喷雾防治。主要虫害有红蜘蛛等,红蜘蛛可选用3%甲维盐微乳剂(奥翔)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4.5.5农药的安全使用

禁止采购“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不全的农药。不使用过期农药,多余农药要及时回归仓库,废瓶、废包装袋应及时回收后处理。施用时严格按照GB4285和NY/T1276执行,农药应交替使用,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使用后及时进行田间档案记录。

4.6采收

适时分批采收。丝瓜从雌花开放到采收为10~12天,当瓜柄光滑稍变色,茸毛减少及果皮手触之有柔软感而无光滑感时为采收适期。丝瓜每隔1~2天可采收一次,采收时间宜在早晨,要用剪刀在齐果柄处剪断。由于丝瓜果皮幼嫩,采收时须轻放忌压,以保证产品质量。

4.7包装与贮藏

4.7.1包装

包装材料应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材料,可选择整洁、干燥、牢固、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现象的包装容器,如塑料周转箱。小包装推荐使用透明薄膜或玻璃纸。

4.7.2贮藏

4.7.2.1贮藏须在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下进行,严防曝晒、雨淋、冻害及有毒物质的污染。

4.7.2.2丝瓜短期冷藏一般在7天以内,贮藏温度为12~14℃,相对湿度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