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嘉定区消息:春寒料峭,万物尚未复苏,但在佳飞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却已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在近日公布的首批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CAQS-GAP)试点生产经营主体名单里,位于江桥的上海佳飞蔬菜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
. 2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冯东路6号的佳飞蔬菜专业合作社,只见一排排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在道路两侧。据了解,这片面积约400亩的土地上,拥有温室大棚250余个,均配置现代化的滴灌和喷灌系统。大棚入口处贴有二维码,上面记录了蔬菜种植的全过程。走入棚内,小番茄、黄瓜、菠菜、生菜、草莓等各式蔬果长势喜人。
. 投资千万,养地五年
. “别看现在蔬菜长得好,2012年刚承包下这片田地时,这里土壤肥力缺失,土地高差巨大,可以说根本种不出像样的作物。”回忆起合作社成立之初的艰辛,负责人颜家龙感慨万千。为了使土地符合耕种要求,当初光土地平整就用了半年时间。“即使是现在有些地方仍可以看到,人站在围墙外不用垫脚,头就已经高出围墙一大截,可见当时土地的高差有多大!”。
. 除了平整土地,周围河道也需要清淤和改造,为保障灌溉,还专门挖出人工湖进行蓄水,湖里养有花鲢等鱼类,以净化水质。“这里对雨水的收集也有讲究,为了尽可能减少污染,最初半小时内的降水进入沟渠后会用泵排出,半小时后才开始收集,经沉淀后用于灌溉。”颜家龙说道。记者看到,如今合作社内的水体自成一系,人工湖内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不时有鱼儿翻腾。
. “种植之前先做土,做土之前先育人。”花大力气做了各种准备后,颜家龙并没有让其生产而是让地荒着,静静地等待长出草后将其翻入地下,如此往复,整整五年时间。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土地租金又不便宜,放着不种不是浪费钱吗?”要知道,各种前期投入加撂荒的损失,算上银行贷款,颜家龙前后投入的资金达3000多万元,早年做生意攒下的积蓄早已消耗殆尽,但他却不为所动。他坚信,只有把地养好了,种出来的蔬菜才会好。
. 为了种好菜,颜家龙还拉来了自己的儿子,放弃待遇优厚的国企工作,回到田里当起了农民。从新疆到甘肃兰州,再到山东寿光,父子两人先后走访了国内多个农业基地,学习农业种植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并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江桥实地传授经验。在附近的农民看来,佳飞的人“笨”的可以,明明有简单的方法却不用,驱虫多用黄板、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手段,去草不施除草剂,而是手拔锄除,费时费力。但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坚持,佳飞的有机蔬果才能在今天与大家见面。
. 目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 在佳飞蔬菜合作社,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走在园内,经常能看到有几个大棚里空荡荡的,没有种上任何蔬菜。问其原因才知道这些大棚内养着蚯蚓。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改变土壤的结构类型,对植物的生长非常有帮助,蚯蚓粪是良好的腐熟有机肥料。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轻轻翻开表层土壤,立刻就能看到多条蚯蚓在下面蠕动,不一会儿又消失在土中。“这里的大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轮换养殖蚯蚓,以此改善土壤肥力。”除此以外,大棚内还设置了蜂箱,利用蜜蜂授粉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 而每次收成之后留下的菜皮、菜叶等废弃物也不会被浪费。在堆肥点,农作物秸秆被集中起来进行发酵,经过3到6月时间完全腐熟后,变成有机肥料重新回归农田,现在合作社每年所用的肥料有一半来自于此。
. 如今随着蔬菜合作社一点点步入正轨,这里的生态环境也越发良好,青蛙、蛇虫等生物数量明显增加,漫步田间,鸟叫声此起彼伏,不时能看到白鹭们俯降到田中觅食,一会儿飞上天空。“这里的黄鼠狼都快泛滥成灾了,在夜晚的监控视频中还出现了狗獾的踪影。”颜家龙说道。因为生态环境好,这里成了不少野生动物的乐园。
. 如今,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佳飞每亩蔬菜产量可达2至2.5万斤。为确保对蔬菜品质的把控,合作社专门设立了产品检测实验室,种植的蔬菜瓜果必须检测合格后才能收割往外运输。谈及未来,颜家龙的目标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未来这里还计划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通过与学校、培训机构合作,为青少年科普农业知识。
原发日期:2019-03-13 14:45 来源: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