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7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芦笋术语和定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地区芦笋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九)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术语和定义

3.1农家肥料

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物质的肥料。它们不应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农家肥料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经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体,达到卫生标准。主要农家肥料有:堆肥、沤肥、灰肥、厩肥、沼气肥、饼肥等。

3.2商品有机肥

以动物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通过无害化处理杀灭了有害病菌、病毒、虫卵和杂草种子,在短时间内对有机蛋白进行分解和转化,无臭味,易运输的商品肥料,其氮、磷、钾三种养分的含量在4%以上,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

3.3三元复合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养分的化学肥料。

4要求

4.1芦笋产地的选择

芦笋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

4.2播种育苗

4.2.1品种的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4.2.2播种

芦笋分春、夏、秋三期播种。

4.2.2.1春季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5月上旬至7月上旬定植,翌年春季采笋。

4.2.2.2夏季为5月中旬至7月中旬播种,于秋季定植。

4.2.2.3秋季为8月上旬至9月中旬播种,翌年春季定植,秋季少量采笋。

4.2.3浸种催芽

将芦笋种子在60℃温水中浸泡15 ~20分钟后捞出,用清水反复搓洗,去除种子表面的蜡质后,在常温下用清水浸泡72小时(夏、秋48小时),每天换水2次(早晚各1次),浸泡后沥干,用多层湿沙布包裹,30℃条件下恒温、保湿催芽,待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4.2.4育苗

选沙质壤土作苗床或营养土,每667m2用农家肥料2500kg、磷肥25kg、钾肥25kg,拌匀后撒施于床面,耕翻入土。春季采用小拱棚薄膜覆盖营养钵(方格)育苗,营养钵(方格)为8cmx8cm,每钵(每格)播一粒种子,播后即盖上0.5~1cm细土。夏、秋季可采取直播方式,苗床地准备,畦宽150cm,高15~20cm,在床面与畦垂直方向每隔20cm开一条播种沟,沟深2~3cm,在沟内浇足底水后,每隔8cm播种一粒种子,播后盖上0.5~1cm松土,播完后畦面覆盖一层薄稻草(小拱棚育苗可用地膜平覆畦面)。春季用小拱棚保温,夏、秋季搭遮荫棚降温。

4.2.5苗期管理

4.2.5.1通风换气

春季小拱棚育苗:芦笋出苗率达50%时,要及时通风换气,特别是晴天中午棚温超过30℃时,要揭膜降温,气温稳定在20~30℃时,揭去薄膜;夏、秋季播种后在稻草上适当浇水保持床土湿润,50%以上幼苗露土时揭掉稻草或地膜,齐苗后揭去遮荫棚。

4.2.5.2及时追肥

当幼苗出现分蘖后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每隔20天左右除草一次,并追施2.5 kg/667 m2尿素2~3次。

4.3定植

4.3.1整地

移栽前要深翻、平整土地,开好定植沟,沟距150cm,沟深30cm。每667m2用有机肥料2500~5000kg、磷肥20kg、钾肥20kg,5%辛硫磷颗粒剂4kg,施于沟中,上面盖一层土,再定植。

4.3.2搭棚

大棚栽培芦笋,既可以防止风雨侵蚀,减少茎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又可充分利用大棚内温度资源,使芦笋周年生产,增加经济效益。

4.3.3定植

按照苗的大小分级定植,行株距为150cmx30cm。未带土移栽的幼苗将肉质根均匀地分散于沟中,上覆2~3cm细土即可。定植时须注意将地下茎生鳞芽群的生长方向与定植沟的方向排成一直线,使鳞芽群的伸展方向基本一致,便于以后田间培土和施肥,延长采收期。

4.4田间管理

4.4.1定植当年的春季田间管理

4.4.1.1中耕除草及雍土

当春季来临,地温逐渐回升,为加速地温的回升,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新的幼茎较快地生长,应在移栽成活后对田间进行一次中耕松土,并逐步分次雍土使棵盘上部泥土厚度达到5cm~8cm。由于芦笋行间较大,定植初年植株的覆盖率低,田间很容易滋生杂草,因此特别要及时除草,防止出现与芦笋争肥争水,又因芦笋地下部的发育及生理机能与土壤的通气性关系十分密切,应在雨后或灌水后,都要中耕松土一次,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根群密布,呼吸作用十分旺盛,更需要氧气,因而更重视中耕松土,以维持根部的生理机能,否则会出现植株老化枯萎现象。

4.4.1.2施肥

秋季育苗翌年春季移栽的当年生芦笋,一般要求适施秋发肥(三元复合肥50kg/667m2),重施冬肥(一般以有机肥1500~2500kg/667m2或三元复合肥50kg/667m2 ,N:P2O5:K2O为15:15:15,下同),每隔半月施一次采笋肥,施肥总量(尿素200kg/667m2)。对于保护地育苗的当年生芦笋施肥,由于其营养生长时间短,营养体较小,为使来年获得较好收成,秋发之前要薄肥勤施(总施肥量为尿素25kg/667m2),适施秋发肥(三元复合肥25kg/667m2),重施冬肥(有机肥1500~2500kg/667m2或三元复合肥50kg/667m2)及在采笋期间每隔半月施一次采笋肥(施肥总量:尿素200kg/667m2、三元复合肥100kg/667m2),以保证地上部分植株的长势达到株高1.1~1.2m,茎粗0.7~0.8cm,有效株数25 ~30株。

4.4.1.3病虫害防治

第一年种植的芦笋病原基数较低,但也不能忽视,原则上要求在空气湿度大,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重点防治,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则用石灰粉来改变环境条件,达到抑制病害发生,控制病菌的扩展。

4.4.2二年生以后的春季田间培管

由于其营养体已发展到一定大小,芦笋的田间管理以控制其营养生长为主,在芦笋的秋发前不施化肥,适施或不施秋发肥,重施冬肥和采笋肥,同时在秋发期间采取整枝(每棵株数保持在25 ~30株)打顶等办法,以保证地上部分植株处于良好生长状态。

4.4.2.1水分管理

由于芦笋根系中根毛吸收肥料及水分能力较弱,因此适合地势高,土壤疏松,排灌条件好的田块,如土壤水分长期高湿,土壤中空气不足,降低根系的生理机能容易引起烂根。水分的多少对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嫩茎产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4.2.2植株调整

多年生芦笋由于生长旺盛,全年幼茎抽生次数多,秋后株丛的茎显得非常拥挤,茎枝间互相遮荫造成通风透光差,病菌容易繁殖,也影响了植株光合作用,早先抽成的茎到秋后也会出现衰老,其光合作用效果大大减弱,故应及时疏掉部分衰老株、病株、嫩茎的必要,以利田间的通风透光和秋茎的正常生长发育。但换茎不宜过重,要分次进行,否则新茎的生长,因缺乏老茎制造同化养分供给而使产量受到影响,清理的植株应予烧毁或搬离田间,制成堆肥或作牲畜饲料,以防病菌传播。

4.4.2.3棵盘培土

芦笋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地下茎发生上升现象,但地下茎露出地面时,鳞芽发育细弱,易发生纤细的嫩茎和成茎,嫩茎质硬,多纤维,植株老化,产量逐年下降,茎杆易倒卖伏,因此成年以后最好每年春季采收芦笋之前,做好棵盘的培土工作,以保持鳞芽盘离泥面5~8cm,保证植株的生长发育,延长成年期。

4.4.2.4清园

清园是防治病虫害的一个重要措施,一般清园掌握在12月中下旬,过早因地上部分养分没有转移到根部而损失养分,并把清除的地上部分枯枝收集起来,予以烧毁或者搬离田间堆积成堆肥,用于其他作物。还要及时清除田间拟叶,减少病菌孢子的越冬场所,开沟重施冬肥。

①在2月初开沟施催芽肥,每667m2施25kg尿素,20kg三元复合肥。

②清除田间杂草,改善田间小气候。

③开通田间排水沟,做到雨过田干,干旱季节能沟灌。

④搞好留母茎采收,保证4月~9月在绿芦笋采收期间产量的连续性。

⑤抓好病虫害防治,保证母茎能正常发挥其增产的作用。

⑥保护地采收绿芦笋:

a)12月中下旬冬季清园后,重施冬肥,2月份开沟条施尿素。

b)并于2月初搭小环棚,小环棚高度应不低于30cm。

⑦绿芦笋采收:要求根据气温高低适时采收,一般在春、秋季节,根据客户质量要求在上午或下午露水干后及来临之前采收,夏季气温高时应早、晚各采收一次。

⑧施肥:要求在绿芦笋采收期间每隔15天左右追一次肥,每次追肥量为尿素20kg、三元复合肥15kg,保证母茎及嫩茎的正常生长。

⑨留母茎采收:留母茎采收具体时间应根据芦笋的田间长势、市场行情、天气情况来决定,以保证市场上绿芦笋供应的均衡性,其留母茎采收技术为:

a)施催芽肥:留母茎采收可分为母茎生长期及采收期,前期以母茎生长为主,施肥品种以三元复合肥为主。施肥量每667m225kg。

b)涂茎防病保母茎:当嫩茎抽出地面,离地面10cm以后,每隔2~3天用1:30~40倍防枯灵进行涂茎,共计涂茎3~4次,并在母茎生长期间出现下雨天气应及时补涂,以防止嫩茎生长期间病害的危害。

c)打桩拉绳固定母茎:当植株长到1.2~1.3m时对植株及时打顶,并用绳子固定母茎,防止出现随风倒状。

d)防病:留母茎成功与否的关键主要取决于病害的危害,因而要紧紧围绕“保母茎”来提高高产。

e)随着母茎的生长成型,嫩茎逐步增多,当母茎开始出现分株分蘖后,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施肥量每667m2每次尿素20kg,复合肥15kg。

4.4.3芦笋秋季管理

4.4.3.1清园

在9月前,当母茎出现衰老,出笋偏少变细时,应停止采收;选晴天全部割除地上母茎,拔出残茬,连同枯枝、残叶、杂草,全部搬离田间,集中烧毁。把棵盘周围土扒开,让太阳曝晒2~3天,后用40%芦笋净胶悬剂500倍液泼浇根盘及周围土壤,后覆土5~8cm,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保证嫩茎抽生不受危害。

4.4.3.2适施秋肥

芦笋经过长时间采收,贮积在根中的养分基本耗尽,急需补充水分,以利嫩茎抽生,重施秋发肥,制造和贮存更多的养分,为来年春笋丰产打下基础。秋发肥要求每667m2施有机肥料1500kg左右,加三元复合肥50kg。施肥方法:在离棵盘20cm,开沟深施,在秋季芦笋生长期间用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

4.4.3.3留养好秋茎

芦笋秋季采收结束后,最迟不超过9月20日清除前期母茎,以免生长期过短,养分积累少,影响来年的产量,具体是当芦笋田出土的嫩茎整齐较多时,选晴天对抽生的全部嫩茎,予以留养培育成强健的植株,以利制造和积累更多的养分,扩大根盘,提高来年产量和品质。

4.4.3.4防病

9月份正值我县台风多雨季节,是芦笋茎枯病的盛发期,应及时做好病害的预防工作,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当嫩茎长到5cm高时,用防枯灵涂抹嫩茎,2~3天涂1次,连涂3次。当植株出现分枝时要用防枯灵每隔7~10天喷防1次,至10月底母茎老化后,结合喷防,涂、喷时要均匀周到,雨后补涂、喷1次,严格防治病害发生。

4.4.3.5田间管理

母茎留养后,要在两边打桩拉绳搭架,防止植株倒伏,并剪除细弱、病残、衰老、枯黄的枝条,以利通风,防止病菌传染扩散,笋田周围开好排水沟,做到沟渠相通,雨停沟干,以免积水,造成烂根和病害发生。同时要做好中耕除草,保持笋田清洁,土壤疏松透气,促进芦笋植株的生长。

4.5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生产期间做好各阶段病虫的预测预报与田间调查工作。

4.5.1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轮作,清洁田园,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培育壮苗。

4.5.2物理防治

合理应用黄板、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等物理防治措施。

4.5.3化学防治

4.5.3.1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茎枯病、褐斑病等,茎枯病可选用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翠贝)25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可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400g/L氟硅唑(福星)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

4.5.3.2虫害防治

虫害有蚜虫、夜蛾、蓟马等,蚜虫采用黄板诱杀、防虫网隔离,或选用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更猛)5000~6000倍喷雾防治。夜蛾可选用3%甲维盐微乳剂(奥翔)2500~3000倍,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普尊)1000倍,0.5%依维菌素乳油(镇害)1000倍喷雾防治。

4.5.4农药的安全使用

禁止采购“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不全的农药。不使用过期农药,多余农药要及时回归仓库,废瓶、废包装袋应及时回收后处理。施用时严格按照GB4285 和NY/T1276执行,农药应交替使用,严格掌握安全使用间隔期,使用后及时进行田间档案记录。

4.7采收

芦笋以笋尖不开散,采收长度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外界气温在25℃以下,要求每早晨或傍晚采收1次。25℃以上时每天早、晚各采收1次,并在每次采收时应将所有嫩茎全部采收。

4.8包装与贮藏

4.8.1包装

4.8.1.1包装容器应整洁、干燥、牢固、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包、腐烂、霉变、纸箱一般采用波纹厚纸。

4.8.1.2芦笋包装应根据客户要求分级,并将芦笋根部切齐,并将弯曲笋尖理向中部,由切口处向上2cm处,笋尖向下10cm处用封胶带捆扎,每捆重量为1kg。

4.8.2贮藏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装运时应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在运输过程中,严防日晒、雨淋,注意防冻和通风,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长途运输及贮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