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无土栽培生产操作规程

152

1范围

本规范规定春番茄(普通番茄)术语和定义、生产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上海地区温室春番茄(普通番茄)的无土栽培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九)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3.1营养液

营养液是采用环境生物生态共生技术和菌根共生原理经生物发酵、化学螯合、物理活化等工艺合成的一种新型营养液。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关键,不同作物要求不同的营养液配方。

3.1EC值

EC值是用来测量溶液中可溶性盐浓度的,也可以用来测量液体肥料或种植介质中的可溶性离子浓度。EC值的单位用mS/cm或mmhos/cm表示,测量温度通常为25℃。正常的EC值范围在1~4mmhos/cm(或mS/cm)之间。

3.3PH值

氢离子浓度指数(hydrogenionconcentration)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它的数值俗称“pH值”。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程度的数值,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pH是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值越趋向于0表示溶液酸性越强,反之,越趋向于14表示溶液碱性越强,在常温下,pH=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

4要求

4.1产地的选择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5010-2002的规定,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和疫病区,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2播种育苗

4.2.1育苗前准备

4.2.1.1品种的选择

应选用优质、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的要求。

4.2.1.2播种期

一般12月中、下旬在温室内进行。

4.2.1.3基质无土育苗

苗床:选用50穴(25cm×50cm)的育苗盘作为苗床。

基质及其消毒:草炭和蛭石按1:1的体积比混合作为育苗基质。用福尔马林50倍溶液将基质淋湿,然后用薄膜盖严,密闭一周后打开晾3~5d,待甲醛气味完全挥发掉即可使用。

4.2.2播种

种子处理:先用55~60℃热水浸种20分钟,然后用10%磷酸三钠浸种25分钟,再常温浸种6小时,可杀灭大多数病菌,同时还可起到钝化病毒的作用。

应用全自动机械播种,装盘、压穴、播种、覆盖和喷水一系列程序均在播种流水线上自动完成。播种深度:0.4~0.5cm;覆盖物:蛭石或珍珠岩;浇水量:0.2~0.25kg/盘。

4.2.3催芽

为促进种子尽快萌发出苗,将播好种子的苗盘置于催芽室,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催芽。注意:催芽室在使用之前需调试,确保其运行正常后种子方能入内。

催芽温度:25~28℃;

催芽湿度:85~95%;

催芽时间:30~72小时。

当苗盘中60%左右的种子萌发,有少量拱出表层时,将苗盘及时转移到育苗室。催芽期间,每天要检查种子萌芽程度,如果催芽时间过长会造成秧苗徒长。

4.2.4移苗

种子出催芽室后基质表面需经常喷水,要求基质表面保持湿润,以保证种子出苗整齐,发芽率高。幼苗子叶展平时(约播种后7~12天)即可进行移苗,移苗要求根系完好、满盘且大小一致。

4.2.5苗期管理

4.2.5.1温度

温度过高,幼苗生长太快,引起徒长;温度过低,幼苗发育迟缓,形成弱苗或僵苗。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幼苗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一般要求白天可降至20~25℃,夜间10~15℃左右。

4.2.5.2光照

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以上,幼苗才能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光合产物,健壮生长。番茄的光补偿点70klux,需光较强,冬春季遇连续阴雨天要及时增光补光。

4.2.5.3喷灌

利用微喷系统喷灌。晴好天气,每天早晨6~7时喷灌,下午局部发干时,特别在晴天高温情况下,苗床边缘的苗盘易出现缺水,可用喷枪补水。观察各喷头之间出水量的差异,发现秧苗出现带状生长不均匀时,及时调整苗盘位置,促进秧苗生长均匀。苗盘刚转移到育苗室后,要尽量控制水分,以免秧苗徒长。阴雨天要适当控制水分。

4.2.5.4肥水管理

施肥原则:育苗前期严格控制水分防止下胚徒长,后期新叶长出后提供充足水分促进植株生长。阴雨天气不浇或少浇。

施肥方法:喷施肥水。肥料以蔬菜育苗专用的进口速效复合肥20∶10∶20和14∶0∶14为主。浓度一般在75~150PPM。第一次施肥在出第一张真叶后,以后干透后再浇。一般在2~3天浇一次肥水,并且每天浇施肥水必须在11点之前完成,原则要求15点之后,不补水。

4.2.5.5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病毒病等,病害以预防为主,做好综合防治,提高幼苗素质,控制育苗环境,及时调整并杜绝各种传染途径,再辅以经常检查,尽早发现病害。每7~10天喷1次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阿克白)1000倍液或选用687.5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银法利)600~800倍液进行预防。因温室育苗一般都安装有防虫网,所以很少有虫害发生。

4.2.6定植前炼苗

秧苗在移出育苗温室前必须炼苗,以适应定植点的环境。因秧苗定植在有加温设施的温室中,只需保持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另外,幼苗移出育苗温室前2~3天应施肥1次,并喷洒杀虫、杀菌剂,做到带肥、带药出室。

4.2.7壮苗标准

苗龄30天左右,有3~4片真叶,株高10~13cm,叶片颜色深绿,叶柄长度适中,根系发达,无徒长现象,无病虫害。

4.3定植

4.3.1定植前准备

4.3.1.1基质:基质可选用锯木屑,每667m2温室约需20m3基质,要求80%的锯木屑粒径在3~7mm之间。

4.3.1.2温室消毒:清除残枝枯叶和老基质等杂物,然后封闭2~3天进行高温闷棚消毒。冷凉季节可配合使用甲醛进行消毒。

4.3.1.3基质、基质袋及滴灌系统消毒:基质消毒用福尔马林50倍溶液均匀喷湿,塑料薄膜密封3~4天,再把膜打开待甲醛气体挥发掉即可使用。基质袋消毒同基质。滴灌系统用福尔马林50倍溶液通过1~2分钟,然后把滴灌管堆在一起,用薄膜盖严高温消毒3~4天。

4.3.1.4基质袋及滴灌管的排列及定植前的处理:按1m行距进行排列,用营养液把基质滴湿,即可定植。

4.3.2定植

为有利缓苗,一般应在下午高温期过后定植。株距30cm,即每平方米3~4株。定植时土坨要低于基质1cm。注意大小苗分开,以便管理。定植后及时浇营养液,以促进根系发育。

4.4温室管理

4.4.1温度

缓苗前,一般不进行通风换气,一般温度应保持在30℃左右,但不可高于35℃,以利缓苗。缓苗后,昼夜温度均较缓苗前低2~3℃,一般在25~30℃,以促进根部伸展。结果期,白天保持22~28℃,夜间18~22℃,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畸形果的产生。

4.4.2湿度

基质湿度以70%~8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不可过高,否则不利生长,易感病。

4.4.3光照

番茄光饱和点为70klux,番茄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夏季阳光充足且温度高时,可利用遮阳网进行遮阳降温。

4.4.4营养液

4.4.4.1营养液浓度及配方,见表1。以此营养液为基础,根据植株不同生长期作具体调整,可获良好的效果,例如植株生长过旺减少N的含量,果实发现中空,可增加Ca含量等。

表1 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

 

 

大量元素       用量(mg/L)        微量元素            用量(mg/L)

 

 

MgSO4·7H2O         339.90          (NH42·SO4·FeSO4         1.00

Ca(NO32·4 H2O   2096.00          MnSO4·4H2O             0.50

KNO3               160.60           CuSO4·5H2O             0.50

KH2PO4              130.69           ZnSO4·7H2O             0.50

NaCl               156.60           H2Mo O4                 0.10

KNO3               13.00

HCl                20.00

 

 

4.4.4.2营养液管理。番茄生长前期,对N、P、K的吸收旺盛,营养液中N浓度下降较快。因为EC值与NO3浓度存在密切联系,配方NO3浓度下降很容易从EC值的测定来判断与补充。从定植到开花前EC值控制在1.5~2.0mS/cm,开花到第一托果采收控制在2~2.5mS/cm,开始采收后可把浓度提高到3.0mS/cm,以保产量。但是生长后半期的番茄,Ca、Mg的吸收量迅速下降,造成营养液中Ca、Mg元素的积累;而对于P、K的吸收量迅速增加,使营养液中P、K元素含量迅速下降。由于EC值和K浓度相关性不显著,所以在生长后期,有必要定期分析营养液组成成分,以便及时调整或更新。

番茄生长最适pH值范围为6.0~6.5,生长过程中pH值一般会呈升高趋势。当pH值大于7.5时,会造成营养成分不平衡而引起Fe、Mn、B、P等的沉淀,造成缺素症,所以要及时调整。

4.4.5植株管理

采用绳子吊蔓方法,即在温室下弦杆上按种植行位拉一道10号铁丝,植株上方用吊绳系在铁丝上。采用单干整枝,番茄发侧枝能力强,侧枝应及时抹掉,以免消耗营养,随着植株的生长,要及时把植株绕在吊绳上,一般一周1次。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疏花疏果,中果型每一穗留3~5个果,多余的和不正常的花果及时疏掉,以集中营养供给,保证商品率。及时去掉下部老叶、病叶、黄叶,一般成熟果穗下面的叶片都可去掉。植株长到靠近铁丝时,即可落蔓。

4.5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生产期间做好各阶段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

4.5.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

4.5.2物理防治

温汤浸种、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诱杀成虫。

4.5.3药剂防治

4.5.3.1病害防治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早疫病、叶霉病和病毒病等。灰霉病可选用40%嘧霉胺悬浮剂(施佳乐)800~1000倍液,50%腐霉利(速克灵)1000~1500倍液;早疫病可选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1000~1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扑海因)800倍液;叶霉病可选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加瑞农)600~800倍液,病毒病可选用8%宁南霉素水剂500~800倍液防治。

4.5.3.2虫害防治

番茄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烟粉虱、潜叶蝇等,蚜虫、烟粉虱可选用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更猛)5000~6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阿克泰)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潜叶蝇可选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潜克)2000~3000倍液。

4.5.4农药的安全使用

禁止采购“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不全的农药。不使用过期农药,多余农药要及时回归仓库,废瓶、废包装袋应及时回收后处理。施用时严格按照GB4285执行,农药应交替使用,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使用后及时进行田间档案记录。

4.6采收及整理

4.6.1采收

番茄果实成熟到了坚熟期,果实已有四分之三的面积变成红色(或黄色)时,营养价值最高,是作为鲜食用的采收适期。通常第一、二花序的果实开花后45~50天采收,后期(第三、四花序)开花后40天左右采收。采收时应轻摘、轻放。

4.6.2整理

按番茄的大小、果形、色泽、新鲜等分成不同的规格,放入塑料蔬菜周转箱内,每箱重量为10kg。

4.7包装与运输

4.7.1包装

包装材料应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材料,选择整洁、干燥、牢固、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现象的包装容器;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

4.7.2运输

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装运时应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在运输途中严防日晒雨淋,严禁与有毒物质混装,防止运输途中受到人为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