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112

.     作为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单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扩招实际,围绕高素质农民招录培养,提升农耕文化氛围,将主题教育聚焦于为“三农”服务解难题方向,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举措贯通起来。

.     量身定制高素质农民培养

.     今年10月底,来自崇明、奉贤、松江等10个区的102名高素质农民迎来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开学的日子。他们与普通学生不同,是由各区层层推选的在农业领域表现优秀的农民,将在这里累计学时三年的学习,毕业顺利完成后,他们将拿到与学生一样的高职毕业证书。据了解,这是该学院积极响应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扩招100万人”号召,进行农学专业特色培养新探索。

.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市唯一以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围绕农民人才培养的新探索,学院量身定制推出了“宽进严出”的教育培养改革,充分发挥“农字头”专业优势,遵循降低入学门槛而不影响高职质量的原则,面向农民进行高质量扩招。新生进校后,学院采取的培养方式有所不同。在全日制学习中,实行了弹性、灵活多元的教学方式,进行农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学院还专门设置了崇明班,让专业老师前往,便于崇明农民就近开展实操学习。

.     农闲学理论,农忙重实践,学院遵循季节组织教学,将教学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综合运用考试、素质评价、技能测试多种评价模式对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新的教学培养方式,需要有新的教学组织和评价体系相配置。学院注重实际应用操作,通过教学改革,分类编制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快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同时,将更多优质师资资源向高素质农民培养。

.     “尚农文化”入剧入心

.     今夏,原创农业短剧《爱在上农·梦在上农》搬上舞台,受到广大师生欢迎。剧中讲述的是一名高三学生在老师和同学引导下,转变求学态度,坚定从事农业信心和抉择的故事。表演融合了情景声乐的艺术形式,还将校歌《尚农之歌》穿插其中,“寻梦的路上有我有你,默默地耕耘守望大地……”,歌词中升华了浓浓的“爱校尚农情”,表演氛围中,也激发了师生为农服务的情感。近年来,学院倡导和鼓励师生创作各种形式的宣传农耕文化的文艺作品,创新农耕文化育人资源,为师生打造浓郁的农耕文化氛围。自2013年至今,每年都有一部由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农业短剧被推向舞台,丰富了校园农耕文化内涵,传承了学院为农服务的特色和历史底蕴。

.     在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党委坚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将主题教育与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浓郁的校园农耕文化、推动学院一流建设等结合起来,将主题教育融入具体的教学事务,力图通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以用促学,以学促用。

.     记者 贾佳

原发日期:2019-10-31 15:23      来源: 东方城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