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规获批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近日获得联合批复
“数据+代码”重塑蔬菜生产
你想象过未来的蔬菜种植场景吗?智能化温室大棚里,育苗、播种、移栽、运输、清洁等工序全部实现了“机器换人”,蔬菜的营养液灌溉、病虫害诊断与治疗全靠云端的智慧大脑完成。只要有电、有网,管理者手不沾土,在操作系统中输入种植计划后,整个大棚就能自主有序运行,安全、高效、低能耗地收获蔬菜。
新装备助力提速增产,嘉定持续推进蔬菜“机器换人”
近年来,嘉定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蔬菜生产“机器换人”工作,积极探索更多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赋能嘉定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现场会完整展示了蔬菜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实现了“机器换人”理念,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为探索机械化蔬菜生产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市举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10月17日,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的2023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在浦东新区惠南镇桥北村举行。
协会新制定的团体标准《双孢蘑菇等级规格》通过专家组会议评审
10月18日,协会组织召开了团体标准评审会,对由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我协会等五家单位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双孢蘑菇等级规格》团体标准进行会议评审。
白菜除虫的4个“小偏方”,简单易操作,效果一级棒!
白菜叶片脆嫩多汁,在生长过程中常遭受菜青虫、蚜虫、蓟马、白粉虱等虫害,导致植株生长速度减缓,外观受损商品性下降,并影响售价和栽培效益。常规的白菜虫害防治方法是喷施化学药剂,但是这类农药会产生残留,对白菜的安全品质带来不良影响。
2023年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指南来了→
为提高本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与产业有效结合,坚持前瞻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本市农业产业技术瓶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引领和支撑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2023年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金山区廊下镇发展微生物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资源紧约束条件下的大都市农业,质效是关键考量。特别是以种植与养殖为主的传统农业要取得突破,就要有“向微生物界要资源的意识”。当下,微生物产业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度仅次于生物医药,其中能源、肥料是主要内容之一,“微生物农业的崛起,代表着农业科技革命的方向,符合生态大农业的发展要求”,专家们这样预判。
关于召开2023年中国蔬菜产业大会的通知
中国蔬菜产业大会是蔬菜行业的年度盛会,紧紧围绕蔬菜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宣讲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宏观政策,权威发布蔬菜产业信息,宣传推介新产品、新技术,对当前普遍关心的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展开研讨或发表主题演讲。目前,大会已成为全国蔬菜产业交流的品牌性、风向标平台,今年将突出三个“新”,凝聚共识、聚焦前沿,让科技赋能中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沙江畔的“云上菜”来了!云南冷凉蔬菜丰富申城“菜篮子”
绿叶菜是上海市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然而本地蔬菜生长易受夏季高温影响,故蔬菜供应多有“夏淡”时节。而云南永善县的反季冷凉蔬菜却能有效互补,何娓娜期待“云端菜园”能在明年的夏季进入上海市场,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包括上海等地的夏季蔬菜短缺问题,还能帮助云南当地种植户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