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野生蘑菇别乱采!7—9月剧毒亚稀褶红菇频频致人中毒

每年7月至9月间,一种不打眼的野生蘑菇频频导致市民误食中毒,甚至死亡,这种剧毒蘑菇就是亚稀褶红菇。

上海市召开“三品一标”工作年中总结交流会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及本市“农业质量年”部署要求,深入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进一步加强各区交流与协作。

崇明“两无化”大米打响生态品牌

再过一个月,崇明首批“两无化”大米就要上市,市民可在“十一”黄金周里,品尝到不施化肥、不用化学农药生产的优质崇明大米。

农业农村部:菜价上涨为季节性波动 寿光受灾影响有限

近期,全国蔬菜批发价格持续上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农业农村部检测,8月份以来,全国28种蔬菜批发均价逐周走高,8月第4周为每公斤4.19元,比8月第1周上涨11.7%。

黑木耳频繁喷农药,农民自己都不吃?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声明!

 近日,一段“木耳打药”的视频在社交媒体热传,视频中一男子身背打药箱在一片木耳地里打药,在与拍摄者的对话中称,栽培木耳过程中要打多种药,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有的甚至还要打激素等营养药,并称这样的木耳自己不敢吃。不少网友担心,打过药的木耳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段视频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

协会组织会员参加首届中国生食蔬菜节

2018年8月28日,协会秘书处组织多利农庄、俺有田电子商务、金瓶蔬菜合作社、一县一品农业科技公司等会员单位参加了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生食蔬菜节暨首届中国生食蔬菜高峰论坛。

上海冷链联盟召开团体标准《冷链运营管理规范》实施工作会议

为加强上海冷链运营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全国五家商协会团体标准《冷链运营管理规范》的实施,上海冷链联盟于8月28日下午,在北海路8号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议室召开了联盟工作会议。

敬畏自然,懂松露,停止过早杀鸡取卵式的采集方式

松露是块菌的商品名称。农历立冬(11月初)前后才成熟,在此之前,正是松露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块菌与地上特定树种形成的互利互惠共生关系,是通过地下菌丝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菌根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与交换实现的;菌根是块菌子实体产生的必备基础。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为抢先获得块菌子实体,7-9月即开始采集。

金山建农村:田园牧歌谁来吟唱? 庄园主、艺术家纷纷落户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这些村自然而然承载了更多更高期待。到底什么样的乡村,最是动人?乡村如何做到内外兼修,既有颜值,又有内涵?不妨跟着记者去寻觅一个个“气质乡村”吧

韩长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协会活动